目的就是为了将他调离京城,趁此机会,在京城搞事情!
最主要的是,与那连城宝藏一样,这是阳谋,由不得他不接!
这群狗贼,真的够狠,也够阴!
但雨化田有些不解:“就算本座离开京城,京中也还有十万禁军,而且还有天师孙恩、郑和与鬼王府一群高手坐镇,他们难道还有把握对付郑和他们不成?”
雨化田眉头紧皱,凝神沉思。
就在这时,朱由校一时急火攻心,身躯一晃,险些跌倒在地。
“陛下!”
“皇上您怎么样?!”
海瑞等一众大臣顿时一惊,连忙上前搀扶。
雨化田也回过神来,望着朱由校此时苍白的脸色,微微皱了皱眉。
朱由校的情况刚刚有所好转,若是此时被气出个三张两短,事情可就大发了。
但边关战事,涉及太大,就算瞒也瞒不了多久,所以雨化田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只能禀告给朱由校知晓。
总要想办法解决。
“朕没事!”
朱由校强硬地推开海瑞等人的搀扶,但他嘴角却是溢出了一丝血迹。
他擦干嘴角的血迹,坐回龙椅之上,望着殿内众人,冷冷道:“都说说吧,此事伱们如何看?”
如何看?
众人面面相觑。
随即,海瑞上前,沉声道:“皇上,当务之急,是派兵增援边境,尤其是北方!”
“大元王朝的实力比那满清强大许多,如今山海关已破,东部失守,若嘉裕关再失守的话,我大明危矣!”
闻言,众人都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当务之急,自然是增援边境,守住嘉裕关、夺回山海关!
朱由校点了点头,沉声道:“那依爱卿之见,该派多少兵力增援合适?还有山海关那边,吴三桂那个狗贼投了满清,必须重新派大将镇守,收回失地!”
一时间,众人纷纷开口,各抒己见:
“臣推荐李将军,李将军虽年迈,但早年骁勇善战,杀得北方异族闻风丧胆,若有李将军出战,必能打退清军,收复失地!”
“臣推荐兵部尚书袁崇焕大人!袁大人早年也曾领兵上阵,有他前往,必定无忧!”
“臣觉得黄老将军也足以胜任……”
…
听着众人繁杂的议论,朱由校微微皱眉,突然看向旁边的雨化田,问道:“雨化田,你可有何意见?”
闻言,众人纷纷收声,看向雨化田,眉头皆是皱起。
一个太监,懂什么军事?
但碍于雨化田的凶威,众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而雨化田见朱由校询问自己,微微沉思过后,出列道:“增援自然是要增援的,但臣觉得,此战的关键点,不在JYG,而在山海关。如今山海关失守,只要打退清军,重建防御,清军攻不进来,大元王朝要不了多久也会退兵。毕竟大元自草原南下,中间隔着千里荒漠,这种长线作战,他们的后勤辎重,必撑不了多久。”
此言一出,众人眼底都闪过异色。
朱由校也微微点头,道:“那你觉得,该派谁去收服山海关合适?”
雨化田沉吟片刻,拱手说道:“臣推荐两人,一是皇上之师,孙承宗;二为礼部尚书,杨嗣昌!”
听到这两个人,一众大臣皆是皱眉。
其中一人更是挥袖道:“荒谬!孙承宗虽然曾经打过仗,但如今早已辞官,岂会召回之理?至于杨嗣昌,他一介文官,如何打仗?你究竟懂不懂军事?”
雨化田冷眼瞟了说话那人一眼,没有多言,只是看向朱由校,等他的答复。
人他已经向朱由校举荐了,用不用,那是朱由校自己的事。
朱由校也皱眉沉思,觉得不妥,可望着一脸平静的雨化田,他还是选择了相信雨化田的提议,点头道:“好,朕立刻发一道圣旨,召孙师回朝领兵赴山海关,礼部尚书杨嗣昌为辅!”
雨化田微微点头,这还有的救。
“那北方那边?”朱由校又问道。
雨化田平静摇头:“北方那边,不用增援。”
“不用增援?”朱由校皱眉。
“对,不用增援!”
雨化田十分平静。
为何不用增援?
因为镇守北方的主帅,名为李成梁,继戚继光之后,大明最强的一员大将,其打造的辽东铁骑,在前世,被称为华夏历史十大骑兵之一。
如今虽然换了一个世界,但雨化田相信,在这个世界,有些人物,他注定还会绽放属于自己的辉光!
有李成梁镇守北疆,就算不敌大元王朝,也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失守。
而他如今最缺的,就是时间!
顿了顿,雨化田继续道:“至于两朝军中那群武林高手,臣会想办法解决,皇上不必担心。”
敌人既然出招了,那他自然是选择接招。
但他不会坐以待毙,就这样按照敌人给他安排好的路线走下去。
区区两国进攻,便能难倒他雨化田吗?
那未免,也太过小看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