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正是曼奇尼想要的足球。他希望把技术元素注入意大利,而不再是传统的防守反击。
因此,他鼓励自己的球员有机会就射门。
因为意大利锋线能力有限,只能用更多的射门来弥补射术的不足。
传球方面,更多的向前向危险地带传球,减少横传与横传,这大大提高了传球转化率。
在更多的射门面前,意大利10场比赛轰进了37个球,这当然有对手实力不足的原因。
但是,曼奇尼的改造也是功不可没。
现在的意大利,明显的是星味不足,随着基耶利尼,博努奇等一批后防老将的老去。
意大利似乎再难找出一个超级巨星了,或许维拉蒂还算一个。
但是,这支略显平民化的意大利,却在曼奇尼的手上逐渐进步,他们很年轻。
托纳利,多纳鲁马,小基耶萨与巴雷拉,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
或许欧洲杯可能取得不了太大的突破,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未来他们会有很高的上限。
眼下的这支意大利在被曼奇尼注入了技术元素之后,打法逐渐成熟,比此前的配合也很默契。
除了锋线之外,中后场的配置的应该没什么大的悬念了,这也是意大利可以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而唯一的问题,在于他们能否经受住强队的考验,毕竟到了欧洲杯,对手可不再是预选赛这种级别的球队了。
毕竟,在几个月前的欧国联比赛中,意大利还是略显平庸。
尽管保组成功,但是面对波兰与葡萄牙这样的排名高于实力的对手,他们还是显得办法不多。
如果对手换成德法英之类的对手的时候,意大利能顶住吗?
硬实力依然是硬伤,不得不说,欧洲五大联赛国里面,意大利还是最弱的那一个。
比起比利时等强队,也略有不足,这样的意大利在欧洲杯正赛中可以走多远。
谁也无法保证,曼奇尼带给球队的这种变化,在遇到强队的时候,能否有用。
即便是在欧洲杯上没法取得好的成绩,意大利也不应该放弃这种变化。
因为通过预选赛已经证明了,这种打法是可行的,假以时日,等待着这批青年球员成熟起来。
彼此间的配合更加默契的时候,或许就是意大利足球真正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技术型的意大利,未必不可行。
1982年的7月11日,蓝衣军团在伯纳乌3比1击败西德,捧起队史第三座世界杯。
曼奇尼的小伙子们希望复制前辈的壮举。
1982年,如今的意大利队成员们都在干什么?
球员里,就连最老的基耶利尼也还没有出生,而主帅曼奇尼彼时刚刚在博洛尼亚开启了自己的意甲处子季。
尽管相去遥远,但当下的这支国家队,背负着与前辈们类似的使命。
1968年,法切蒂的硬币帮助意大利人夺得了迄今为止唯一的德劳内杯。
1969年,AC米兰在欧冠夺魁,里维拉在当年年底力压国家队队友里瓦,赢得金球奖。
可就在那之前几天,米兰市中心喷泉广场的一家银行遭遇爆炸案,造成惨重死伤,这标志着一个美好年代的终章。
来到1970年代,意大利社会日渐充斥着令人不安的剧烈冲突,犯罪率在全国飙升。
与之相应的,意大利足球也进入了漫长的低潮。
国家队在1970年世界杯的亚军后,迅速沦为其他豪强的配角。
意甲俱乐部在此期间,也只进过两次欧冠决赛,最终一无所获。
1982年,保罗·罗西颠着“小橘子”震惊世界,他为意大利人捧回的不仅仅是金杯,更是足坛久违的主角地位,以及“甜蜜生活”里的灿烂阳光。
如今的情况,与当年何其相似?
意大利从未彻底走出2008年的经济危机。
漫长的萧条同样映射到足球界,2010年穆氏蓝黑三冠功成,是意大利足球在21世纪初辉煌时代的最后余晖。
整个2010年代,意大利足球两手空空,欧冠最高成就同样是两进决赛、两个亚军。
意大利足球需要曼奇尼的革命:欧洲杯,他的球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成功消除了人们对意大利足球保守难看的刻板印象。
但这支意大利队仍然需要这个冠军:一座沉甸甸的奖杯,能够更有效地将意大利足球从历史低谷中彻底提振起来。
曼奇尼本人也需要这个冠军:29年前,他和好搭档维亚利,带着那支神奇桑普来到温布利的欧冠决赛场,最终输给了科曼第112分钟的世界波。
1992年的温布利决赛,曼奇尼全场无所作为,赛后在球场中央流下热泪;2021年的温布利决赛,他不想再做失败者。
赛前,曼奇尼为他的小伙子们立下两个任务:玩得开心,保持冷静。
曼乔希望为弟子们减压,但苏格兰人不答应:独立倾向的报纸《国家报》将头版封面献给曼奇尼:“我们最后的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