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修建工厂,手搓科技树第一步!

作品:战国:开局一块地|作者:衣见|分类:历史|更新:2023-04-19 08:36:22|字数:8354字

甚至可以出口倾销各国。

要是给的价格高的话,就算出售给秦国,熊午良也能接受!

到时候加工厂便可以为封地带来持续不断的收益了。

……

石二带着熊午良的任命,志得意满地离开了。

临走时还郑重称诺,三天之内,工厂便会投入生产;一个月之内,保证将工人数目扩大到二百人以上。

遣退了众人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熊午良随便吃了口东西,便回到床榻上躺着。

前几天将整个封地巡视了一圈,实在是太累人了!感觉被掏空了身体!

甚虚,有时是在过度劳累之后……

小仪乖巧地来到熊公子的床榻边。

“接着给我捏捏腿。”熊午良嘿嘿一笑。

小仪红着脸答应一声,跪在熊午良面前,伸出两只玉手,用玉葱一般的手指为熊午良揉捏小腿。

熊午良扫了一眼小仪的手,再次确定这姑娘绝对不是农户出身。

在越国,至少也是个小贵族之后。

熊午良半躺在床榻上,欣赏着小仪衣服包裹下饱满的身体曲线,满意地叹了一口气。

熊午良并不是多么奋发图强的人,但是却不得不为了改变历史而殚精竭虑地建设封地……或许在消灭了秦国的威胁之后,熊午良就可以躺平了。

到时候像现在这样听听小曲儿,沉浸在温柔乡中,岂不美哉!

该死的秦国!

……

数日之后。

熊午良和钟华二人前往加工厂视察。

或许是筹办仓促的原因,加工厂看起来很简陋——简单的工棚完全没有遮风避雨的能力。

与其说是一间工厂,还不如说是个注册资本极低的小作坊。

好在现在还是夏天不需要考虑保暖,要是放在冬天,这工厂环境可够呛。

反正也没有劳动法……

“主君,这便是目前加工厂的情况了。”石二躬身引路。

“三天时间,我加工厂已有工人一百三十人,其中一百人为熟手,三十人为学徒。”

“采用了您提出的流水线生产和绩效考核制度之后,生产效率果然大大提升!”

“目前,加工厂每天可以生产曲辕犁五百套!”石二的声音不乏自豪。

熊午良点点头,表示基本满意。

一天生产五百套曲辕犁,那么一个星期的时间,便足够让整个封地全部换装曲辕犁了。

这也多亏了流水线生产工艺——将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工艺都相对简单,即便是学徒也可以上手,大大降低了对工匠素质的要求。

产能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那么工厂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培养更多的工人。

在熊午良的计划里,今年年内,就会以加工厂培养出来的这批工人为核心,陆续筹建土砖厂、纺织厂。

土砖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产出来的土砖可以用于改善封地内百姓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巩固城防。

作为曲阳县的核心,曲阳城仅仅是夯土筑城,让熊公子很没有安全感。

要知道,在历史上,明年楚国就会全面推动吞并越国的计划。

熊午良想要去越国狠狠掳掠一番不假,但也不能因为骄狂自大而放弃了根据地的守备工作。

曲阳紧挨着越国,说不定就会受到袭扰。

要是能有加固的土砖城墙作为保护,熊午良心里会踏实得多。

至于纺织厂,则更为重要。

通过改造纺织设备,熊午良有信心可以达到现有纺织工艺的十倍效率——如果能运用水力设备,这个效率还会更高。

在战国时代,布匹可是不逊于盐、铁、粮食的硬通货。

纺织厂一旦筹建起来,曲阳县的财政便不再是问题了。

……

在农具加工厂内巡视了一圈,熊午良基本满意。

虽然没有工资可发,但是匠工们的生产态度还算积极。

‘绩效管理制度’有言在先,如果连续数月评优,可以为匠工脱离奴籍——这对于匠工们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干起活来自然卖力。

至于那些来打临时工的农户,也因为减免赋税而干劲十足。

“主君,您还满意否?”石二殷勤地为熊午良和钟华二人端来了凉茶。

熊午良抿了一口凉茶,感觉炎炎夏日里掠过一阵舒爽。

“干得不错,”熊午良褒奖道:“继续努力,本公子没有看错你,以后还要继续重用你。”

得到了熊午良画的大饼,石二满心欢喜。

熊午良暗暗思忖——

眼下制约封地发展速度的,就是工人的数量!

凭借熊午良在基建方面的才能,只要有足够的工人,熊午良可以手搓一个工业园区出来,什么陶瓷、砖瓦、水泥乃至炼铁炼钢,都能慢慢提上日程!

一念至此,熊午良对石二说道:“招工方面,还要继续大力宣传!”

“现在培养匠工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加工厂里要推行以老带新——将老匠工与学徒混编,这样能加快学徒成长的速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开局一块地》,方便以后阅读战国:开局一块地第11章 修建工厂,手搓科技树第一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开局一块地第11章 修建工厂,手搓科技树第一步!并对战国:开局一块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