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208—攻楚!
“大王,”公孙衍苦笑一声,“臣想问一问,是什么时候跟秦国魏国合谋此事的?”
“当日张仪来,寡人便有了这个主意!”
“合纵攻秦,则秦弱楚强,届时我韩国又要受楚国欺压!”
“那现在攻楚,楚弱秦强,日后谁又可以替韩国抵挡秦国?”公孙衍反驳道,“赵国么?还是魏国?”
“秦国强不起来,楚国主力在巴蜀跟秦国厮杀,必然两相……”
“秦国一定强的起来!”不佚一旁张开地说话,公孙衍便打断了他,“臣敢保证!”
“你的保证有个屁用!”此刻韩王康也颇有些不耐烦,“秦国强不强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寡人现在只知道,若是让楚国拿了巴蜀,这天下,便再也没了可以抑制他熊槐的了!”
“退了吧,寡人乏了。”
…………
郢都。
此刻,熊槐面前聚集着留守郢都的几个重臣,舆图摆放在眼前,众人心中是焦虑万分。
“大王。上蔡叛军不过一万上下,臣以为,应当派兵以雷霆之势绞杀之!”昭常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熊槐负手而立,眼神停留在舆图之上,却不言语。
“郢都只有三万禁军了,要随时策应淮泗,若是出兵,一万便是上限了。”昭睢沉声说道。
二十一万禁军,四万在商洛道,十一万在巴蜀,还有三万在淮泗,留守郢都的,只有三万。
齐军在淮泗有近五万人,并且有增调援兵的迹象,若是全力进攻,单凭昭阳那三万人不一定守得住淮泗,所以这三万人至少要有两万随时准备策应淮泗。
“触子善战之将,”屈原说道,“又有齐军援助,一万,若无猛将统领,只怕很难压得住。”
“昭滑在宛城。”熊槐开口了,“甘茂杜赫都在宛城,景鲤在阳夏,陈地也有重兵。”
随后停下来回渡步的步伐,眼神凝视着舆图上上蔡的位置:“一万禁军,陈地宛城各出五千,以昭滑为将,足以。”
“宛城有……”
“报——”不佚屈原说完,一员斥候自殿外飞奔进来。
斥候背上插着的黑羽,是楚国最高军情。所以一路过来,没有人敢阻拦斥候,没人敢担上阻挠紧急军情这个责任。
熊槐心中一紧,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鲁关告急,韩军不下七万寇边鲁关!”
“什么……”
“报——”几乎是熊槐话音刚落下,又一员背插黑羽的斥候自殿外奔跑进来,“阳夏告急,魏军不下七万寇边!”
“报——”这名斥候刚说完,又一员斥候飞奔进来,“淮泗告急,齐军五万猛攻符离!”
听完斥候汇报,此刻的熊槐,脑子一团乱糊。
内侍急忙将斥候手中的急报接过来,递给了熊槐。
哒哒哒……
接过急报,熊槐连忙打开查看,乱作一团的思虑,让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摆弄了许久才将急报拆开。
一行一行的阅读了起来。
大脑也开始了飞速转动。
韩国?魏国?
不是盟友么?不是在河东打秦军么?不应该马上进军河西?
怎么突然调转矛头攻楚?
背盟?
不,不会,若是背盟,不可能现在就出手,肯定要收了河西,然后趁着秦楚巴蜀焦灼之际在南下,这样,河东河西,宛城陈地都能收归囊中。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去攻秦,而是攻楚?
“他们早有预谋!”突然,熊槐大吼一句,将手中急报猛地一扔,急报是有竹简制成,殿内板砖有极为坚硬,被这么猛地一扔,竟然有些开裂,竹片在舆图上撒开。
熊槐踉跄几步,一个没站稳,脚一滑,一屁股坐在了王案上面。
“大王,息怒!”吕贤见熊槐气急攻心,急忙上前劝说道。
“让寡人怎么息怒!”熊槐挥手将王案上的奏报全部扫落。
奏报掉落地上,发出声响,跟寂静的可怕的宫殿形成鲜明对比。
“我说秦国怎么会全力守巴蜀,我说怎么司马错会出现在巴蜀,我说怎么三晋摧枯拉朽一样拿下了河东!”气急之下,熊槐连寡人都没在说,“都是在演戏,都是在预谋!”
“大王,当务之急是抽调回巴蜀大军北上抵御韩魏以作应对!”上官大夫急忙说道。
“臣附议!”屈原也附和道。
“臣附议!”
……
一众大臣都对上官大夫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熊槐揉了揉额头,种种思考在他脑海中交织。
为什么韩魏要合谋攻楚?
秦国有没有参与?齐国有没有参与?触子有没有参与?
上蔡叛乱,韩、魏、齐同时进攻,是谁想出的这种主意?
是巧合,还是几国合谋?
要不要调兵回来?巴蜀重要还是陈地宛城重要?
淮泗守得住么?宛城顶得住么?陈地顶得住么?现在调兵来得及么?
要冷静,要冷静,
要冷静!
冷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