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下达命令,借战乱、洪灾之名义,提高对封君的赋税。当然,封君肯定不会良心发现主动提交这笔钱,这笔钱最终还是会转移到百姓的肩膀上。但是,百姓知道是上面要加赋税的么?不,他不知道,他不认得字。他只知道自己是归封君,那对这赋税的仇恨,必然会转到封君的头上。当然,封君们肯定会引导舆论转移到熊槐头上。这个时候,熊槐的第一步就起了作用,隶属于中央的百姓有一堆好处,那熊槐可能会我们这些老百姓下狠手么?肯定不会,所以,封君更加成了众矢之的。
当然,其中肯定需要一些舆论引导。这个时候,公子甲的皇城司就可以上场了。皇城司发展了三四个月,虽然没有普及全国,但是郢都周边宛城、上蔡、江夏等地随着上级官员调动,已经被皇城司渗透的差不多了,所以对于舆论引导这个事情,熊槐很是放心。
一旦百姓承受不住封君的高压,那么八成会离开封君,也就是成了流民。这个时候,熊槐就可以通过颁布有利于流民的政策来吸纳这些人。
不用上报人数,直接釜底抽薪,把封君的生产力尽数吸纳。如此一来,中央实力大增,封君实力缩小。即便是到了兵戈相见的那一步,熊槐也不虚。
当然,这对封君下面的那些百姓会很残忍。
但是,熊槐不得不这样做。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事不宜迟,想完这些后熊槐立刻记录下来,快马送回郢都,交由昭睢、上官大夫二人查看,并且让他们做补充。
当然,在江夏的屈原熊槐也没忘记,也写了一份送给他。
(本章完)
喜欢楚定天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楚定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