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秦疆域的增长,兵力也会随之增长,这是必然的。
“臣领诏。”陈松当即领命。
“殿下圣明。”
“这近三载时间,各大营的锐士都劳苦功高,的确需要时间来休养。”
“而且殿下下达募兵诏谕后,自宋地已招募百万守备军,这三月时间也可将他们调派镇守,用以镇压刚刚平定诸国的乱象。”李斯恭敬的道。
还是那一句话。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虽然大秦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吐蕃,元,辽三国给攻灭了。
大局虽定,暗地之中的乱象短时间内不会平息。
哪怕是已经在平定多年的神雕大陆,不时也会有些小乱象来。
毕竟随着大秦的兵锋进攻,铲除的敌人无数,仇人也无数,他们虽亡,但也有余孽,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大秦的守备军,黑骑就是针对内乱的。
以如今大秦的国力。
别说现在整个大秦数百万的兵力,就算达千万也养得起。
“自诸国得到的刑徒军有多少?”
赵玄看着韩非问道。
“回殿下。”
“臣与兵部的文大人已经将刑徒军兵力统筹。”
“吐蕃有刑徒军二十五万,元国有刑徒军四十万,辽国有刑徒军五十万。”
“除此外。”
“还有明教起义军六十万。”
“刑徒军,可为炮灰死士,减少我大秦锐士伤亡,至于那明教起义军,大多是被元庭逼迫而反的农民,还有匠人,他们还需安置。”
“对于这些起义军。”
“臣与李大人,还有冯大人他们商议,已有对策,择其精良,择其功,编入各大营为卒,至于其中的老弱,发放抚恤,发于乡间。”韩非恭敬启奏道。
“你们定下的策略不错。”
“就如此去办。”赵玄点了点头。
有韩非,李斯,冯去疾他们定策,赵玄自然不会质疑。
这就是良臣的好处。
如若事事都亲力亲为,那无论是赵玄还是他父皇都有处置不完的事了。
“三月之后,吾大秦各大营开赴出征西境蛮夷,将所有刑徒军都带上,用以攻城。”
“每一大营带一国刑徒军。”赵玄又说道。
刑徒军。
刑徒之名。
自当初赵玄创建这刑徒军开始,就代表着他们与大秦的锐士不同,他们本是刑徒,得大秦天恩而不赐死,想要成为真正的秦之锐士,唯有杀敌建功。
而这个杀敌建功,首先就是攻城之战。
这一点,大秦一直都在延续。
没有什么仁义不仁义,这本是弱肉强食。
“殿下圣明。”众臣齐声道。
没有人觉得意外。
“启奏殿下。”
“昔日我大秦收服明教,是为了明教在元国的影响力,如今元国已灭,而明教在民间的教义却是有些蛊惑人心,臣以为,明教无需再存在,可将明教教众编于军中,实力强大者,可收入供奉殿。”李斯又大声启奏道。
此话一落。
赵玄眉头微微一皱。
似在沉思。
“李爱卿说得对。”
“明教,的确没必要存在了。”
“于我大秦而言,如若让明教教义在民间蛊惑,这也是一个不定隐患。”
沉思片刻后,赵玄也点头应允。
明教。
在后世又称之为白莲教,教义极为蛊惑人心,于乱世而言,或可,但于大秦盛世而下,便是不定隐患。
“此事。”
“就交由你来负责。”
“遣散明教教众,不可薄待。”
“明教精通武道者,可编入军中,也可分配各地衙役。”
“杨逍,殷天正这等武道强者,敕封供奉,入供奉殿。”赵玄道。
“殿下圣明。”李斯当即一拜。
“明教隐患只是一环。”
“如今中原已定。”
“我大秦理当对那些武道宗门出手了。”
“相对于民间散修,这些武道宗门有秩序,实力强大,才是我大秦理当慎重的。”
“自从殿下开启武道之路,我大秦界已入武道修炼之世,但以武犯忌之事不断,以武作奸犯科之人不少,对于这些武道宗门,不可收,则灭。”韩非又开口道。
“此事,的确可提上议程了。”赵玄点了点头,当即道:“昭告天下。”
“凡我大秦疆域宗门,必须臣属我大秦,凡臣属我大秦者,自发将宗门典籍秘法抄录国库宗门,赏,宗门首领可得大秦敕封供奉,享大秦供奉殊荣。”
“另,自孤诏谕传达之日起,时限半载,如若有不愿臣我大秦者,不得于我大秦疆域存身。”赵玄威严说道。
“殿下,圣明。”
众臣躬身对着赵玄一拜。
“好了。”
“如若没有其他事,就将孤的诏谕落实。”
“孤已经在此界待了快六载了,尽快将此界之事平定,诸卿也可随孤一同返回大秦。”赵玄对着大殿内的众臣道。
“臣等明白。”
众臣也都纷纷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