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站起来,义正言辞的道。
“臣附议。”
“待得掌赵燕之地后,攻灭齐楚,掌控天下,再行恢复天下生计也亦无不可。”
“不错。”
“为大秦一统,为我炎黄千秋大业,有此牺牲也并非不可。”
在王绾出声后,又有众多臣子大声道。
他们生怕赵玄的启奏是让大秦搁置战事,这对于他们的利益而言也是有着大损。
秦法军功制,赏罚分明。
在他们的心中也是有着很大的期望。
只待大秦一统,以军功制分封群臣,他们之中有大功者或许能够封侯封爵,获得封地,那样就能够掌控大权,福泽后世了。
“秦武君此提是何意?”
嬴政看着赵玄问道。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绝对不会因为此来阻断大秦进攻之势。
作为大秦的国尉,掌兵权。
作为一个从军伍之中杀出来的战将,如若他都要止战,文臣宣战,那就是极为可笑了。
所以嬴政猜测,这其中必有赵玄的想法。
“臣有一法,可为我大秦解决粮草之急,至少能够在一年后让我大秦拥有百万大军出征近两年所需粮草。”赵玄十分正色的道。
此话一落。
朝堂皆惊讶的看着赵玄。
一年内产如此之多的粮草,这几乎没有可能。
以大秦如今的国力,哪怕是将攻灭列国之地的粮草赋税加起来,除去维持民间所需,除去大秦天下官府所需,能够让百万大军沿用一年之久就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秦武君有何法?”嬴政继续问道,眼中有些意动。
“臣之法,为军屯之法。”
“以我大秦百万锐士开垦荒田,种植稻种,收成之时便可以锐士收成,直接充为军用。”
“如今我大秦四大营锐士加上刑徒军,兵力已经超一百五十万,这么庞大的兵力,除了燕赵之地需兵卒镇守外,其他驻守之地的锐士皆处于待命,如若不用,虽说没有战时粮草消耗的那般。”
“但在军中每日仍要消耗诸多粮草,而他们除了日常训练外,并无他事。”
“故而,可用以开垦荒地,种植稻种。“
“百万锐士军屯,从现在到秋收之时,可为我大秦开垦出超数万亩良田,秋收之时可为我大秦提高百万大军至少一年之用粮草。”
“此,必为臣的军屯之策。”
“以军养军,以军屯养战。”
“于此可减少民间重赋之苛,也可让我大秦锐士粮草无忧。”
赵玄抬起头,大声的向着嬴政启奏道。
而听到这一军屯之策。
嬴政的眼前一亮,露出了一抹激动和诧异。
此法。
他却是从未想到过。
哪怕是朝堂上的群臣,此刻他们的表情也是一样,带着诧异的看着赵玄。
“秦武君竟然还精通这国策之法?”
“这军屯之策,听起来甚妙。”
“以我大秦百万锐士开垦荒地,培育良田种植,这可是将百万人力利用起来,以锐士的令行禁止,绝对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民夫徭役。”
“此策,上佳。”
许多朝臣都在心底惊骇的想到。
为此策所惊。
军屯之法,乃是后世东汉末年由一个枭雄所开创,如今赵玄也是提前沿用了。
今夕赵玄之所以提出此法,除了是为了攻灭齐楚做准备,更是为大秦进攻西域,定这一方世界做准备。
“彩。”
一会后,嬴政一脸笑容的道:“此军屯之策,甚好。”
“臣等附议。“
此策,朝堂之上无人反对。
因为此法实在太过精妙了。
“秦武君。”
“军屯之法,你觉得是否还需要有军屯之官?”嬴政问道。
“回大王。”
“军团之法,以军屯田,自然是以军中将官来执行,大王若是应允,便以每大营护军都尉为首,再以主将为辅,以大营锐士屯田。”
“至于地方镇守郡兵,除了日常训练巡视外,也许加入军屯,由郡县将官执掌。”
赵玄当即说道。
大秦除了四大营和刑徒军的兵力外,镇守大秦各处城邑的兵力也不少,相对于大营,他们则是更加闲置,自然不能浪费他们的劳力了。
“敢问秦武君。”
“这军屯之法种植所得粮草,所开垦良田,是否要交予朝廷来调派?”
王绾站起来,大声的问道。
从这军屯之法之中,王绾看到了足够的利益,也看到了影响,自然不肯放过。
如若以后连调派粮草辎重之事都归于军中管束了,那他这个相邦的权柄又被削弱了。
“本君刚刚说了。”
“既为军屯,自当以军为先,以军管辖。”
“军屯开垦良田乃是属于军中所有,良田所产粮草自然也是归于军中调度。”赵玄转过头,看着王绾道。
赵玄如今也是阅人无数了,哪里不知道王绾的目的。
赵玄更知道朝堂之中的猫腻,别看着在自己老爹执掌下一片安宁,看似上下一心,但是他们心中的小九九都没有暴露出来,贪赃枉法者,不会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