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严的抉择

作品:士颂三国|作者:七情遛鱼|分类:历史|更新:2023-09-05 14:16:28|字数:4364字

第471章 李严的抉择

士颂在征战魏舆的时候,就一直关注着吕布的动向,派出了多队探马乔装成普通百姓观看着宛城。

可谓是吕布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士颂的眼中,对于吕布涸泽而渔的做法,士颂嗤之以鼻。

“看来吕布是真的慌了!”

不过,还没过几天,就迷信传来,青壮们反了,李严带着十万秦国百姓,把吕布的士卒干了个干净,只留下几万人严防死守宛城。

士颂听到后,差点笑出猪叫。

吕布呀,吕布!这里是中原,不是凉州,你这样搞,怎么不反你?

造反在汉末司空见惯,前面有着张角带头起义,还没过二十年,后面各地起义接连不断,如果不让百姓们有活头,他们起义是必然的。

毕竟有着太多的先例可以看到,起义并不是一家之长。

这些年,秦国反叛就一直没断过,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这一次,吕布把近二十万青壮放在一起,你要是稍微注意一点,也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困境。

不过,李严这家伙,倒是个人物,士颂见猎心喜,按照来信所说,李严可谓是章法得当,利益权衡有些想法。

从他没有上头直接进攻宛城就能看得见。

所以士颂想着招安李严,因此派人送书信给李严。

刘备这边,刚集合大军,还没走出鲁国,现在还庐江郡,就收到了李严叛乱,吕布大势已去的消息。

刘备直接跳起来把桌子踢翻了,一直保持着优雅风度的刘备此时也淡定不起来。

刘备本想着联手吕布把士颂赶出去,这次刘备也下了狠心,他直接带了十二万鲁国精锐,这些算是鲁国一半的兵力,驰援吕布。

没想到吕布这么不靠谱,居然来这出好戏。

账下的张飞、张勋、刘勋、雷薄、陈兰、雷绪等人,直接看傻了。

张勋、刘勋、雷薄、陈兰、雷绪本是袁术的将领,吕布和刘备联手进攻袁术,战败袁术,这些人就被刘备招降了。

简雍作为刘备的三弟,看到刘备如此暴躁,于是询问道:

“大哥,何事如此?”

刘备道出原委,一下子所有人都被吕布的骚操作给震惊了,还能这么玩。

不过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

如果大军行至庐江,再过二百里,就进入了秦国的地盘,如今是进还是不进,这是个问题。

简雍脑袋急转,几息后说道:

“大哥不要心急,吾等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便不妨在此驻扎几日。

那李严虽名不见经传,一时冒起,能让吕布吃了大亏,定比吕布那酒囊饭袋要强。

如今局势,那秦国怎么乱,谁当权都没有任何关系。

大哥不妨以汝的名义,书信一封李严,告诉他,只要他肯联手抵御士颂大军,事成之后,主公可代表上书天子,让他做秦王。

如今夏国强权,秦国如果强大起来,也是件好事,至少可以抵御夏国,让主公好做充足的准备。”

刘备听简雍这么一说,也知道只能这样。

于是下令驻扎在庐江,书信一份给李严,就看李严的抉择了。

李严看着案台上的两封书信。

士颂信上所说,先是夸赞李严敢于直面强权,并且细数了李严这些天内的所做所为,处置恶吏、分发粮食、善待老幼,不纵兵行恶等作为。

总而言之,你李严不错,我看上你了,是个人物,你的所作所为和夏国的理念一致,不妨归到我的麾下,到时候定然重用。

最后士颂还提了一嘴,就看在你李严作为上,之后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士颂都不会杀你,所以你好自为之。

而刘备的书信,前面一半是夸赞,把李严比作了白起、霍去病之流,后面一半直接是赤裸裸地诱惑,只要你和我联手,赶走士颂,到时候我举你为秦王。

李严思索了良久,他蛰伏多年,要说没有大志那是假的。

他之所以没有出仕,第一还是吕布执政理念,和他相悖,并且李家就是因为吕布而分崩离析。

第二就是因为他老母尚在,如今他老母也被接到了这里享福,他之前是因为老母身体不好,不适合远行,因此一直照顾在身边。

他之前想着,如果老母逝去,他定然会走出去,他一直在观察各个诸侯,如今形势逐渐明朗,夏国独大,有吞吐寰宇之势,但是夏国用人制度,是需要通过他们专属的科考,他并没有多少把握,因此他耗费了好多钱,才获得了一些夏国书舍的课本,在家研读,很多东西并不理解。

想着到时候去夏国找机会再研读一番,最后通过科考出仕。

但是如今,他已经不需要通过这种科考,士颂直接看中了他,他自然欣喜。

但是,他手下如今越滚越大,有近十五万人,除了当初带的十万人,又有五万人陆续加入李严队伍,说到底,李严担心他毕竟是造反了,名声并不好,手下的这些人没什么大错,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士颂三国》,方便以后阅读士颂三国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严的抉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士颂三国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严的抉择并对士颂三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