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很小。
根本容不下助手的操作。
所以,秦堪现在差不多是一个人操作。
蒋薇薇没有歇息,她几乎不影响秦堪,她有一根探针就可以了。
秦堪屏住了呼吸。
其他人也不敢出大气。
潘教授没有看手术的习惯。
今天还是忍不住,时不时过来瞄几眼。
这真不是普通医师能做的手术。
太难了。
秦堪的操作确实需要很强大的实力才行。
第8区,用了1个小时,才进展到一半的进度。
这块肝脏的病变程度不轻,秦堪不敢轻易放弃,所以,他在挑战自己的底线。
他仔细辨别每一块肝小段的价值,有些管胆管不存在扩张,他就尝试着做胆管搭桥。
搭桥是这次的新发明。
在前面的几个肝区,他也使用了搭桥的办法。
这种手术难度也是很大的,和胰管吻合有得一比。
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高难度的手术技能,但对于秦堪来说,就不是问题了,轻而易举就达到完美的吻合。
但是,难度相当的大,别人基本上帮不上忙,他差不多就是一个人操作,孤军奋战。
比想象的更难。
夜色浓浓。
景华医院又熙熙攘攘起来。
人们要在这个允许的探视时间之内来看望亲友,病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出来散步,各种肤色的人在景华医院几个空地上,3、5一群,讨论中所见所闻。
病房里是不寂寞的。
同病相怜这句话太有哲理了。几十号,几百号患同样疾病的人,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他们互相倾诉着患病以来的疾苦和感受,庆幸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能够治愈的好医生。
可以说,最有死里逃生感受的当数胰腺外科。
除在这里之外,他们被医生婉拒,都说没必要动手术了,只有这里,经过检查,他们被断定还有希望治愈,这样的消息比中大奖还兴奋。
“听说,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做手术。”
“是吗?什么人?”
“不是吧,是做一台很重要的手术。就是说,这种手术难度很大,世界上还没有医生做过的手术。”
“是吗?什么手术啊?”
“都对,你们说得都对,一个重要人物,做一台很难做的手术。景华医院三把刀都上了。”
“哪三把刀?”
“秦堪教授,龙耀祖教授,刘华龙教授。他们是景华医院的三把刀。”
“那温文彬院长算什么?他还是国家稀缺人才呐!他算第几把刀?”
……
今天的手术,还是有不少人关注。
京城。
陈大伟一早就呆呆地坐在阳台上,眼睛盯着笼子里的小鸟。小鸟早饿了,以为老爷子会和往常一样为它们吃小米。但是,小鸟也傻了,等了几个小时,他就是不喂它们吃。
幸亏水是两天一喂,否则,没水喝就惨了。
家人每过1个小时来汇报一次手术进展。
他们报告之后就会马上离开的。
谁不怕老爷爷的丑脾气?
远离是最明智的选择。
还好,15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传来坏消息。
15个小时,没有超过秦堪给他们的时间限度,秦堪说了,这台手术会比较长,17到23小时。
秦堪在计划手术时,考虑了胆管的搭桥术,这种手术非常耗时间。
刘雨和充爷的手术时间之所以有差别,关键是刘雨才9岁,而充爷33岁了,肝脏的损害后者要明显。
所以,两台手术的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再说,第二台手术将采取大量的搭桥术,时间上就会出现巨大差距。
陈老爷子没有吃饭。
他最喜欢的热干面也晾在那里,仅仅喝了两杯牛奶。
他不是要为难谁,而是确实是没有食欲,吃什么都想吐,他的保健医生为他配置了高浓度的牛奶,加上一些必须的电解质。
老头子还算配合,两杯牛奶还是喝下去了。
“睡一会吧。我们预计,手术还要几个小时。手术不会有问题的,到目前为止,手术都很顺利。没有任何异常发生。”保健医生说。
“我要杀了秦堪!”老爷子咬着牙,恶狠狠地说。
保健医生吓了一跳。
……
在华山医院肝胆研究所的病床上,常青山也在听取汇报。
他是从湘雅同学那里得到情报。
有魄力。有胆识。
他暗暗佩服秦堪。
17-23小时的手术虽然不是最长的手术,但是,这场手术的工程量可想而知。
他心里的期盼很说不清,他自己也下不了定义,今天,他是盼望手术成功,还是失败?内心是很矛盾的。
……
邱莹莹紧张得差不多要虚脱,加上小雨时不时问一句:“充叔叔不会死吧?”
把邱莹莹吓得要命。
护士发现邱莹莹低血糖,赶紧帮她做了静脉输液,输了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
老杨在“春秋茶韵”的1号包厢里,几个最亲密的朋友陪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