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中餐本来吃素,临时变了,做了一餐丰盛的普通餐。
景华市的风俗,近些年改变了很多,正月初一吃不吃素,已经不重要了,特别是年青一代当家做主之后,老一辈的习惯于风俗改变了很多,譬如贴对联,放鞭炮,都已经成为过去的年味,现在则是睡一个懒觉的比较多。
易雨婷高高兴兴吃了不少的大黄鱼,太好吃了,到底是上万块钱一斤的野生大黄鱼,即便是心理暗示,这味道也会很好。
事实上,这大黄鱼也确实不错,吃起来,与过去吃的鱼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其乐融融的快乐时光随着一个电话,也就提前结束了。
秦牧夫妇今天是感觉到了,有本事的人往往不自由,太忙了,还没有规律可循,说有事就有事了。
又是一个急性重症胰腺炎的。
太凶猛了。
刚好刘华龙在做另外一台手术,秦堪就第二次被叫去了手术室。
这台手术是宋晖和王斌他们做。
这两个人对秦堪一直心有余悸,当初他们怎样对秦堪的,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时候太小看了秦堪。
他们一直担心秦堪恶心他们,但慢慢发现并没有这回事,秦堪似乎早就忘记了一样。
今天这台手术,按理,宋晖和王斌能够拿下,但是,病人的家属是有要求的,还特意塞了两个红包给宋晖和王斌。
其实,近些年来,红包这种事已经不太流行了,医生也不太敢收,主要是怕医疗纠纷,一旦扯上了红包,那名声就坏了,医院还会要严厉的处罚。
不过,事实上,暗地里还是有收红包礼金的,越是大医院越多。
家属的要求是,你们要请最好的医生会诊,一定不能出问题。
于是他们请刘华龙会诊,但是,今天刘华龙很忙,已经是3台手术了。
秦堪来了。
秦堪从电脑里调出核磁的影像学资料看了几分钟,然后问宋晖的打算。
宋晖是副主任医师,和钟秋月是同一年晋级的,但技术水平赶不上钟秋月,他把想法说了一遍之后,请秦堪做指示。
“不行,你把病情估计错了。急诊手术,更要认真判断病情,这个病人病情相当的严重,大部分的胰腺已经坏死,这手术主刀,我来做。”
秦堪判断,他们几个吃不消。
宋晖、王斌吃了一惊。暗自庆幸,多亏请了他会诊,否则,这个病人可能会死在他们手里。
“需要和家属重新谈话。风险很大。我做手术也没有绝对的把握。病情来势很猛。”
秦堪决定和家属再谈一次话,刚才,他们的谈话肯定轻率了一些。
这病人属于极重型的坏死性胰腺炎,在普通医院,死亡率高达7成。
这是很严峻的事实。
患者的家属到了谈话室。
秦堪很出名那是事实,但是,老百姓并不是都知道景华医院有个秦堪,说实在的,普通人,他们平常怎么会关心医院的医生呢?都是在得病以后才会去关心。景华医院这么大,对医院不可能都搞清楚。
家属见一个年轻的医生找谈话,心里有些懵,什么意思?
副教授谈了话了呀!
家属有些不配合。
“不是说了没有大问题吗?”
家属中的一个侄子见过一些世面,他对秦堪表示了质疑。他甚至怀疑这个年轻医生也想收红包。
“病情很严重,刚才会了诊,比原先预计的要严重。”秦堪说。
“你是什么级别的医生?”患者的侄子问得很直接,医生是有等级的,他这样问,明摆着不想听秦堪的。
“我是主治医生。”
“刚才你们有一个副主任医师谈了话。你说,我们应该听谁的?”
秦堪认真地说:“当然是听我的。我决定,这台手术我亲自主刀。”
侄子没懂,讥讽地问:“你?亲自?我实在是没有搞懂。”
秦堪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人家误会了。
“噢,是这样的,我叫秦堪。”
“秦堪?秦堪是谁?”
“……”
秦堪突然喉咙被卡住了,说不出话。
对呀,秦堪是谁,秦堪就是秦堪啊!这怎么解释,总不能说,秦堪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外科医生,如果这样说,患者的家属会怎么想?
最厉害的医生会在这里?早去了湘雅,早去了协和,或者早就被国外的医院挖走了,在景华医院,伱什么也不是才对。
秦堪脑子里寻找了几十个解释的言语,但是,最后,一个也用不上。
幸亏,宋晖出来了,有他来解释比较好。
“他,秦堪,我们这里大名鼎鼎的外科专家,我们请他主刀。”宋晖解释。
“什么,不是你主刀吗?”患者的侄子说。
“会诊的结果,病情太重,我们可能吃不消,最后请秦堪教授来主刀。”宋晖说。
“这有点不对劲,他不是主治医生吗?”患者的侄子问。
“是的,主治医生那没错,但是,他也是教授,并且还是湘雅的教授。”宋晖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