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以退为进
就在苏易等人商议之时,县衙外突然有人敲响了惊堂鼓。
咚咚咚的鼓声十分的急促。
不多时,一名衙役跑了过来,一脸惊慌的说道:‘大人,外面有大量的百姓击鼓鸣冤,大人你赶快升堂吧。’
县令听到鼓声,说道:“两位大人,小人去去就来。”
说完,跟着衙役急匆匆的赶到县衙大堂。
苏易对蒋员外说道:“这群百姓很可能是冲着你而来。咱们也去看看吧。”
说完,三人紧随其后,也跟着县令来到县衙大堂。
由于蒋员外怕事情跟他有关,不敢在百姓面前露面,只好在大堂后面躲着,没敢出来。
苏易和颜柳站在大堂的侧面外,看见大堂门口,站着许多百姓。
这些百姓揪着一个伙计打扮的青年,连声喝骂。
县令坐在椅子上,手拿惊堂木,重重的一拍。
“啪!”
一声大响过后,大堂门口的百姓都安静了下来。
“何人敲鼓,还不报上名来!”
县令沉声喝道,语气颇为威严。
苏易没想到在他们面前卑躬屈膝的县令,见到百姓之后,竟然有一副不怒自威的神态。
堂下百姓不敢直面县老爷的威严,纷纷低下了头。
不多时,一名打扮的十分得体,看起来约莫三四十岁,书生打扮的中年人跨入大堂。
只见这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拱手道:“启禀大人,小人乃是本县的秀才,姓张名文,堂外的鼓是小人敲的。”
县老爷一听敲鼓的是一名秀才,也不敢太过为难,于是问道:“那本官问你,何事击鼓啊?”
张秀才恭敬的说道:“因为小人受乡民所托,要为乡民伸张正义,所以特地为百姓击鼓鸣冤。”
县令闻言一怔,接着说道:“那么本官问你,乡民有何冤情,要让你代为转述?”
张秀才指着那名伙计打扮的人,说道:“小人替乡民状告本县的蒋员外,告他欺行霸市,鱼肉乡民。”
县令听到蒋员外三个字,急道:“这,这。。。你既然状告蒋员外,说他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你有何证据啊?”
张秀才指着堂外的百姓说道:“这些乡民就是证据。”
“蒋员外的钱庄明明说好,要用一两银子一片的价格收购银枫叶。”
“可乡民拿银枫叶去换的时候,钱庄的伙计却说不收银枫叶了。”
“蒋员外身为咱们县的首富,岂能出尔反尔,说话就如同放屁一般,大家说是不是啊!”
话音刚落,大堂外的百姓齐声附和道:
“是啊,是啊,若不是蒋员外说一片银枫叶可以换一两银子,我可不会倾家荡产的购买银枫叶。”
“就是,因为蒋员外的一句话,我才把多年的积蓄拿来买银枫叶,现在他又突然说不收,那不是骗人嘛!”
“我看肯定是蒋员外,联手那些卖银枫叶的,合伙诓骗大伙儿的钱财。”
“骗子,还钱!”
“还钱!”
。。。
县令见群情汹涌,额头上冷汗滴了下来。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拍了一下惊堂木,喝到:“肃静!”
“公堂之上,岂容你们这群刁民放肆!”
“谁敢再大声喧哗,本官赏他二十大板。”
县令在百姓心中,还是颇有威严的。
此言一处,顿时大堂内鸦雀无声。
县令见压住了众人的怒火,于是说道:“蒋员外是个生意人。”
“做生意嘛,今天这个价,明天那个价,很正常。”
“本官不觉得此事有什么不妥之处。”
“蒋员外觉得价格抬高,决定不收银枫叶,也算不上是鱼肉百姓,诓骗钱财吧。。。”
说道最后,县令看众人仍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忍不住又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张秀才闻言,摇头道:“县令大人,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蒋员外虽然是做生意,也要遵从例律。”
“一两银子一片,是他亲口说的,如果不是因为他,整个镇子内的百姓也不会血本无归。”
“今天这个事情,都是因为蒋员外而引起的,小人觉得,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望大人将整个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还乡民们一个朗朗乾坤。”
县令大人闻言,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说道:“此事本官自会查个清楚,你们先退下吧。”
张秀才功守道:“小人受乡民所托,会一直为乡民抗争到底。”
“既然今日没有结果,那小人明日再来。”
说罢,张秀才带着愤怒的乡民们,离开了县衙。
县令见乡民们都走完了,这才颤颤巍巍的从椅子上走了下来。
见到苏易等人时,忍不住问道:“两位大人,刚才的事情你们也看到了。”
“现在全城百姓的钱都被那帮卖银枫叶的人给搜刮走了。”
“如果百姓们的钱回不来,恐怕这件事情不会就此罢休。”
说着,县令大人看向蒋员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