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新年廷议
朱慈煃想到未来统一中国后,将大力推动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与两洋各国开展海贸也势在必然,当即说道:
“即然英吉利遣使来修好,就让他们前来长沙府朝觐本王吧。”
顾绛行礼后退出殿外安排。
元宵节后,大年算是过完了。朱慈煃对西征回到长沙府的第三兵团将士进行了论功行赏。
孙应元和周遇吉因功升为了万户。
元月十六日清晨,朱慈煃召集众心腹于承运殿,进行新年第一次廷议。
众人见礼落座后,朱慈煃道:“封尚书,你先给诸位大臣讲讲当前的天下形势。”
刑部尚书兼“佳音系统”总管封羽道:“臣遵旨。
北方,满清攻击陕北榆林和陕东潼关的二路大军,在去年十一月已与李闯军交战。
李自成见襄阳等荆西北四府已被我军所攻取,除陕西之外他再无退路,乃歃血为盟,激励全军英勇奋战抵抗清军。
亳侯李过率十五万闯军在陕北榆林与满清阿济格打得难分难解。
李自成自率大军二十万坚守潼关。十一月二十一日,潼关战役正式打响,大顺军头号将领刘宗敏首先出战,失利;今年(1645年)正月初四,刘芳亮出战,又失利;后来李自成亲自出战,而多铎也亲自率领大军反扑,双方损伤惨重,但是大顺军还是落于下风。
据“佳音系统”传回的情报,李自成本可凭借潼关坚守,但敌不住满清豫亲王多铎麾下孔有德、耿仲明两汉奸的“火炮营”红夷大炮的轰击,只得不断率军出城野战,因而损失惨重。”
孙传庭道:“王爷,闯贼不论火器还是军士战力皆不如建奴,臣估计闯贼至多还能支持二个月,届时陕西必陷建奴之手。”
朱慈煃点点头,说道:“闯贼祸乱我大明,逼死先帝,罪孽深重。
不过闯贼倒也有一个优点值得表扬。”
殿中众大臣好奇心起,纷纷看向朱慈煃。
朱慈煃道:“建奴的摄政王多尔衮,曾多次派人联络闯贼,引诱他投降,许以高官厚禄,均被他拒绝。
民族气节上来看,李自成倒是比吴三桂、姜镶这些无耻投机小人要强不少。”
众大臣纷纷点头称是。建奴自攻占京师后,之前北方各地许多投降李闯的明军纷纷转而投降了建奴。
堵胤锡道:“王爷,现在北方被满人弄得遍地腥膻,各地百姓起义不断,不过都被满清兵镇压。
去年五月初一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过通州,知州迎降,多尔衮“谕令剃发”。初二进京师,次日多尔衮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这是满清进入京师后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
剃发令遭到北方汉人官民的一致抵制,满清倒也不敢催逼过分。因此据说满清朝堂中是满汉官员分站两列,各着本族衣着服饰。”
朱慈煃想起原来的时空中,满清因民间强烈反对,本来已不打算推行剃发令,是大汉奸、民族罪人孙之獬为讨满清欢心,上疏提议让满清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切实加快执行。
“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朱慈煃道:“建奴每占据中原一日,百姓便多受一日荼毒。驱除建奴已刻不容缓。
封尚书,弘光那边是什么状况了?”
封羽道:“回王爷,弘光君臣见满清二路大军攻打陕西李闯,又得王爷年前回国书“不会先攻打弘光”,看到河南、山东等地虽投降满清,但兵力薄弱,肃亲王豪格亦只有几千兵力,弘光君臣乃筹划北伐,希望恢复河南、山东之地。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明督师大学士史可法视师清江浦以经略中原”,弘光朝廷誓师北伐。
弘光朝廷倚重的兵力是江北四镇,四镇之中只有高杰因为感激史可法多次调解的恩德,所以出兵鼎力相助,其他三镇都按兵不动。
高杰崇祯中,原为李自成部将,后与其妻邢氏私通,乃投降朝廷,讨伐流寇中多立战功。
曹文诏崇祯十六年誓师出潼关征讨李自成时,高杰为其手下总兵。
曹文诏战死潼关后,高杰率其部下数万人千里逃亡到扬州一带。
扬州之乱和土桥之役,多亏史可法出面为高杰调节,因此高杰深感其恩。
十月高杰率军抵达徐州,此时清兵从河南孟县渡河,满清肃清王豪格写信劝降高杰,高杰回信拒绝“忠君报国,未尽泯灭”。
目前高杰进兵至雎州,联络雎州总兵许定国,希望其一同北伐。”
朱慈煃点点头,待众臣们议论了一会儿,说道:“弘光那边我们暂不去理会他。
现在西南三布政司已纳入我版图,我们来商议一下平定流寇张献忠、李自成的战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