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惠东麾下的这支先驱氏族因为还有不少技术和设备失传了,导致一些生物科技无法实现,但是仅凭现有的生物战舰制造技术就已经足够应对肃正协议了。
先驱目前缺少的也就是制造巡洋舰级生物战舰和战列巡洋舰级生物战舰的技术而已,本着面对加水,水多加面的原则,将驱逐舰级生物战舰进行放大然后当巡洋舰用又不是不行,之后等巡洋舰相关技术成熟之后就再把巡洋舰船体进行放大和重新设计,战列巡洋舰科技自然也就恢复了,而这也只是其中一条发展路线而已。另一条则是完全相反的发展路线,将战列舰船体进行减配和缩小,以此来得到战列巡洋舰的科技树,之后等这种战列巡洋舰技术成熟之后再把战列巡洋舰船体进行减配,同样也可以重新获得巡洋舰科技。
只不过这两种发展路线得到的舰船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暂时无法上前线,所以惠东也就没有将它们编入舰队当中。
不同亚种的卫兵级在后方专门负责研究战争的先驱以及支援舰上负责模拟各种可能的巨型脑花的指挥下组合成了许许多多的大小不一的编队。
先驱在《环太平洋》这部电影里的确是只派出了体型巨大的怪兽,但这群生物科技玩出花,而且还玩了至少六千五百多万年的精通生物科技的外星人可绝不是只会造巨型怪兽的弱鸡!
在三个不同体系的文明尖端产品加持之下,500米的卫兵级简直就是生物版的59式主战坦克和轰6!卫兵级的子型号或者说亚种的数量多到不可思议。
这些500的小家伙的样子就好像是放大了的热带鱼,看上去似乎是带有虎皮鱼和燕鱼的某些形态特征,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将先驱的活体舰和丰饶民、泰伦虫族的活体舰区分开来了。
丰饶民的舰船特征就好像是进了动物园和植物园,泰伦虫族的舰船的特征和运动特征就像是巨型的蝌蚪,而先驱的舰船特征在惠东的刻意要求下则是被设计成了各种水生动物的样子。
生物等离子、一大团高速飞行的酸液、生物导弹鱼雷……各式各样的攻击手段它们都有,虽然都是些小脆皮,但是架不住它们数量多啊。
肃正协议的打击手段要么是被传送门传送走了,要么就是被防御型的阵法阵列挡住了,舰队自然也就完全不需要卫兵级替其他舰船挡枪了。
肃正协议虽然感染控制了一些星际和平公司的舰船,但是它似乎是有些瞧不上这些船,所以这些船也只是在执行一些护航和巡逻任务而已,并没有加入到舰队战当中,另外一些星际和平公司舰船并没有执行任何任务,而是直接躺在了肃正协议的造船厂里等待拆解。
星际和平公司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自然是有着规模不亚于人类帝国海军舰队的武装舰队的,但是与此同时,它作为一个寰宇巨企自然也是要“开门,自由贸易”的,所以与此同时它也有着规模同样不比人类帝国行商舰队逊色多少的运输和贸易舰队。
而那些躺在造船厂里等着被拆解的自然就是那些纯运输舰以及武装运输舰了,要火力没火力,要防御没防御,除了货舱容量大几乎一无是处的运输舰留着除了消耗资源几乎一无是处。
大量的旋翼级崩坏兽被惠东当做泰伦孢子雷的替代品使用,实际上它们之间似乎也差不了太多。孢子雷是用自爆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旋翼级崩坏兽则是丢炸弹以及俯冲轰炸。
一部分留在主力舰附近为主力舰提供掩护,其余的绝大多数旋翼级崩坏兽以及其他一些好歹能飞的崩坏兽则是协同卫兵级驱逐舰对肃正协议的舰船展开了空袭。
旋翼级崩坏兽丢的炸弹除了可以造成常规炸弹的杀伤效果之外同时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散播崩坏能辐射,在崩坏能的侵蚀下,肃正协议舰体内的一些设备的电子元件被严重破坏,部分电路开始老化、短路,一些机械结构变得异常脆弱。
而肃正协议舰船上的噬金蜂傀儡以及木系法宝发射的奇异种子也在崩坏能的侵蚀下出现了变化,原本趴在肃正协议舰船上啃噬肃正协议舰船的噬金蜂傀儡彻底报废,而那些奇异种子则是在崩坏能的侵蚀下也发生了变异,有的成为了藤蔓造型的崩坏能结晶,有的则是拥有了向周围散播崩坏孢子散播崩坏能的能力。
最终在新伊甸公国的活体舰队的狂轰滥炸之下,终于换掉了肃正协议的20艘驱逐舰,而新伊甸公国这边也付出了40艘驱逐舰的代价,虽然战损比上新伊甸是吃了点亏,但是仅仅损失了40艘驱逐舰相比起3.63万艘的庞大规模而言,这甚至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肃正协议在星系里的舰船数量也不超过4500艘!而这其中的大头还主要是星际和平公司的舰船,而不是肃正协议自己的舰船。
损失的这点卫兵级,后方的支援舰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培育出来了,也就是重新加装各式武器并且重新进行调整测试需要额外耗费一些时间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