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藩族裔

作品:轩辕新明录|作者:林芫美|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14:07:29|字数:5282字

“九岁?”许纬辰非常惊讶,“那就是说,这个孩子是三藩之乱爆发前夜才出生的?”

“是啊,据内务府的档案记载,这个孩子出生不到三个月,吴三桂就在云南举兵了。”

“行吧,先不管了。那和硕恪纯公主呢,她还好吧?”

“她就说不上好不好。现在住在皇城西南不远处的公主府里。康熙对这个姑姑还是照顾有加的,但老公和亲生儿子全死了,一个人肯定生活愁苦,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许纬辰差点笑出来,不过还是忍住了,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和硕恪纯公主一个女人,没什么好多想的,吴世璠想把她接过去表演孝道,那就给他送去呗。倒是那个小孩子吴世珅,到底怎么处理,我还没想好。”

“要我说,这个小孩子,倒是个好东西。”屏风后面忽然响起了王鼎的声音。

“咦,你怎么在屏风后面躲着?”

“怎么能说躲着呢,说得我好像是个变态似的。”王鼎直摆手,“我刚才就坐在屏风后面处理一批官员的文件,你们没注意到我的存在罢了。”

“什么官员的文件?重要么?”许纬辰问道。

“就是一些在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当官的满人,按照我们的命令,从任所回到京城听候发落。我刚才就是签发这些人的吏部行文,按照之前开会定下的方针,所有这些人都按原品级登记,然后革职回家等候发落。”

“好啊。我看满人里面,多少也会有些可用之人,可以慢慢甄别使用。”

“那还是说那个吴世珅吧。鼎爷你又有什么好主意?”姜承志知道王鼎说话,必然是有什么特别的观点。

王鼎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咳咳。这个吴世珅,可以说是奇货可居了。大家都知道和硕恪纯公主是吴应熊的原配正室,吴世霖是她生的,吴世璠和吴世珅都是庶出,只不过吴世璠年长,又在三藩之乱前回到了云南,所以吴三桂最后把吴世璠立为了世孙。如今这个吴世珅,和吴世璠在身份上并无差别,只要把他控制在我们手里,就可以用来分化吴氏残余的党羽。”

“具体说说。”许纬辰显然也来了兴致。

“吴世璠不是上表要求迎请嫡母吗?我们先让和硕恪纯公主和吴世珅去南京觐见皇帝——这么做合情合理吧——然后呢,清朝已经亡了,公主的身份显然也就没有了,皇帝肯定要下诏改封她为’楚王太妃’,让吴世璠亲自来南京迎请楚王太妃。只要吴世璠人到了南京,那去留就由不得他了,若是他后悔不来,那就以不孝的名义下旨申饬,然后继续催促他来南京。若是反复催促他还是不来,就把他的楚王爵位给夺了,改封给吴世珅。”

“有道理啊,吴世璠上表要求迎请嫡母的时候,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利用他的这个嫡母吧。”姜承志马上表示赞同。

许纬辰略想了想,似乎有些担心,问道:“嗯……那要是真的对吴世璠夺爵,会不会引起吴氏旧部的反抗?”

“反抗肯定会有,但只要吴世璠坚决不来南京,我们迟早要和他摊牌决裂。现在主动这么做,反而好分化他的手下。吴世璠的几个主要手下,郭壮图是他的岳父,铁定站在他一边,夏国相和方光琛就不一定,吴世琮甚至自己都有自立之心,如果我们另立吴世珅,这几个人或许会倒戈,因为对他们来说,吴世璠和吴世珅没有区别,但站队成功可以给他们自己带来利益。”

“有道理。”这次许纬辰也觉得王鼎分析得很对,“那就按照这个方案办。”

“行,那我就批复了。”

姜承志说着,拿起笔来,刚要动笔,许纬辰忽然又说道:“唉,差点忘了。既然吴家有在京的亲戚,那耿、尚两家也有啊。”

“对哦,耿精忠曾经自己说过,耿家还有两个弟弟在京城。”姜承志被许纬辰这么一提醒,也想起来了,“耿家是入了汉军旗的,内务府有记录,你等我翻一翻。”

姜承志说着,从一堆文书里找了一会儿,拿出来一张纸,看着说道:“耿精忠有两个弟弟,叫作耿昭忠和耿聚忠,耿昭忠娶了贝子苏布图之女为妻,有一个儿子,耿聚忠娶安亲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为妻,有一女三子。搞笑的是,前一个是饶余郡王阿巴泰的曾孙女,后一个却是阿巴泰的孙女,两兄弟娶了姑侄二人。”

“嗨,满人不讲究这个,顺治一个人还娶了姑姑又娶侄女呢。”王鼎满不在乎地说道。

“嘿嘿,你又内涵’我孝庄’了。”姜承志这段时间处理内务府的事情,已经把清朝皇室的人际关系大致搞清楚了。

“那尚氏呢?”许纬辰又问道。

“尚氏的官员比较多,主要是尚家的人太能生,光尚可喜就有六十个子女。在京的尚氏族人有十几人,其中地位最尊的,就是尚可喜的第七子尚之隆,娶了承泽亲王硕塞之女和硕和顺公主,不过只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轩辕新明录》,方便以后阅读轩辕新明录第九十章 三藩族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轩辕新明录第九十章 三藩族裔并对轩辕新明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