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搜检后宫

作品:轩辕新明录|作者:林芫美|分类:历史|更新:2023-06-12 12:17:22|字数:4920字

简短的受降仪式结束,康熙和为数众多的满汉大臣,都被带到太和门前的广场上肃立。武利、林玉龙和亨利分别领着手下接收皇城和宫城的各大城门,所有清廷侍卫缴械之后遣散回家。

等到所有城门和宫门确保安全之后,郑克臧才骑马依次穿越承天门、端门、午门,与当年带兵入关的多尔衮一样,升座武英殿接受康熙和满清官员们的叩拜。

康熙已经脱下了之前穿着的一身四团正龙冬朝服,换上了青灰色的棉马褂,跪在所有人的最前列。身后的官员和宗室勋贵们,也纷纷摘下朝冠放在地上,顶着金钱鼠尾脑袋一排排跪着。

能够有资格参加这场叩拜的,都是在京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满洲宗室辅国将军以上、宗亲县主额驸以上、勋贵男爵以上者,总共有那么二百多人济济一堂。

郑克臧身上暂时并无王爵,因此叩拜礼被减省为一跪三叩,免得被人以逾制僭越的口实来攻讦。跪叩已毕,保和殿大学士、上书房大臣李霨献上内阁关防印章,吏部满尚书介山和吏部汉尚书黄机分别呈上满汉官员的名册,代表整个大清的官僚体系向大明投降。

许纬辰代表郑克臧宣读军机处令,将康熙废为庶民,加顺义侯虚衔,后宫妃嫔也一律褫夺位份,以顺义侯妻妾家人的名义,暂准原宫室居住。凡清朝汉官及汉军旗出身之文武官员,必须于今日日暮之前剪辫易服,恢复汉人装束,满洲与蒙古出身的官员准各从旧俗。所有清廷官员一律革去职务,仍留原衙门各依值守,等候接收。宗室、宗亲、勋贵有爵位、世职者,一律革去,回家闭门思过,待稍后再议定发落。

命令宣读完毕,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全都气不敢出,唯唯诺诺。

许纬辰又宣布,除康熙本人之外,其余人等全部退下。一众满清大臣们连忙磕头谢恩,轰隆隆地退出武英殿。

等这些人都出去了,许纬辰便让人把满地的顶戴都收拾起来,再拿了几个圆凳摆在武英殿中央,让康熙坐下,穿越者们围了个圈,坐在了康熙的四周。

康熙看到这个架势,也不免有些紧张,大冷天的,额头上居然全都是汗。许纬辰笑着让康熙不要紧张,又问清廷过去大半年里的情形。

康熙倒也并不含糊,说朝臣们有说弃城退往东北关外的,有说割地求和的,也有说据城死战的,但终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且没想到明军来得这么快,想要退往东北关外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许纬辰又问,岳乐、喇布、杰书、鄂札等人的家眷现在哪里。康熙答道,岳乐和喇布战死沙场,虽然兵败丧师,但以身死不论,革去爵位,家属以辅国公品级给予薪俸。杰书、鄂札等投降明军者,家属罚入内务府为奴。其余宗室或战死或投降大明者,一律由宗人府按律处置,需要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掌管宗人府的福全。

许纬辰对康熙的回答很是满意,又问其他人是否还有问题。大家都没有问题了,便开始分头行动,洪诚丘、朱丹赤、温如嵩、孙广越按照计划赴各处衙门接收。吕宪华、陆希星和王建国、姬以然研究了一会儿,决定把城内的后勤综合指挥部设在朝阳门大街靠近隆福寺的地方,那里是京城里交通最为紧要的地点之一,可以向东通过朝阳门直到城外的明军大营,离皇城的东安门也不远。

许纬辰告诉康熙和康熙身边的总管太监梁九功,从现在开始,就由姜承志姜先生负责管理后宫的一切事务。

姜承志这才有机会认真看一眼康熙。身材不高,满人长相,和画像上相比,最显着的区别就是脸上的麻子,后世把康熙成为“康麻子”,自然是名不虚传的。画师在为康熙画像时,肯定是要隐去这些因为出天花而留下的疤痕。

虽然对方已经是阶下囚,但姜承志仍然向康熙拱了拱手,说了声“幸会”。康熙神情黯然,似乎不愿多说一句话,只是拱手回礼。姜承志见此他如此,也不生气,便与沈之莹、李书同一起,叫上何七等一班太监、宫女、女史,再带上几名英国卫兵,朝乾清门而来。

一路上,姜承志问了梁九功后宫管理的事情,梁九功点头哈腰地回答,后宫妃嫔分各宫居住,有太监、宫女伺候。太监、宫女均归内务府管理,每宫依制度有太监、宫女若干人,设一首领太监。

姜承志又问起宫中饮食起居的事情,梁九功一脸谄笑地说,皇家饮食起居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若是简略地说,那就是也由内务府各个衙门负责,比如七司、织造府、膳房、药房等等。

等到了乾清门,姜承志吩咐两名英国卫兵在门口守候,亲自送康熙到乾清宫。乾清宫里显然已经收拾过一番,地上摆着几个箱子,看上去要搬家的样子。姜承志问康熙这是怎么回事,康熙回答说,这些箱子昨天才收拾好,里面都是自己的衣服和日用之物,准备投降之后搬离乾清宫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轩辕新明录》,方便以后阅读轩辕新明录第八十一章 搜检后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轩辕新明录第八十一章 搜检后宫并对轩辕新明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