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她舅舅一样可怜

作品:轩辕新明录|作者:林芫美|分类:历史|更新:2022-12-12 11:21:55|字数:5246字

郑平娘办完满月酒,小郡主也就出了月子。古人坐月子的规矩大,小郡主已经一个月没有出屋了。出了月子之后,也仅仅是每天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晒晒太阳。等到小郡主自我感觉好些了,才向林氏提出,要去拜见郑经,表示感谢。

林氏当然乐意安排,便叫上鲍婧一起,趁着上午郑经精神比较好的时候,陪着小郡主,抱着郑平娘前往郑经的寝殿。

郑经对郡主十分客气,赐座之后,上了茶点,大家客套了几句。郑经又问起生活是否方便,人手够不够,说但凡有不足之处,只管向林氏开口。

小郡主先是感谢了王爷的关照,又说起郑聪早逝,自己时刻怀念,说道动情之处,自然又是泪水盈眶。

郑经只得好言劝解,还告诉小郡主,军机处正在拟定恩旨,追封和祭祀先王国姓爷,而且恩旨之中,将追封郑聪为漳国公,由郑克坦将来满十五岁之后袭爵。

小郡主之前从未想过朝廷追封郑聪的事,此刻倒是吃了一惊,鲍婧连忙提醒她向王爷谢恩。小郡主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却听见门外董太妃宏亮的声音:“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

“恭迎太妃!”王守礼比在场所有人的反应都快,三两步赶到门口,朝着董太妃行礼。

鲍婧坐在小郡主身边,看见张忠搀着董太妃进屋,连忙搀着小郡主,一起行了个万福。

“呦,郡主和鲍姑娘也在啊。”董太妃本来脸上有些不悦,见到二人在场,稍微有了些笑容。

“太妃,郡主抱了小主子过来给王爷请安,正说着话呢。”王守礼一边满脸堆笑地向董太妃说明情况,一边又连忙吩咐小太监给太妃搬座椅。

“嗯,这孩子生下来,我也就见过一次,以后有空常来我那里,让我看看。”董太妃在张忠的搀扶下,坐在了太师椅上,笑容可掬地朝着小郡主说道。

小郡主连忙答道:“媳妇知道了。大娘若是有要事与王爷商议,那媳妇就告退了。”

“哎,别走,别走,正好要说聪儿的事情。你且坐下听听。”董太妃连连摆手,示意小郡主不要走。

郑经依旧斜躺在靠椅上,脸上带着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妃说的大事,是指追封先王的事情吧?”

董太妃转过脸来,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朝着郑经说道:“王爷,我已经很久不参与政务了。自从拥立了当今定永皇帝,朝廷大事更不是我一个妇人应该干预的。只是,先王国姓爷到底是我的丈夫,朝廷追封他的名位,怎么也应该和我说一声吧?”

郑经见董太妃是来兴师问罪的,只得陪笑着说道:“太妃,追封先王的事情,是皇上的意思,军机处还在商议,尚未定案。儿子也是想,等军机处有定案呈上,再禀告太妃知道。”

“哼!等军机处定案了,那不就是木已成舟了吗?”董太妃对郑经的解释并不满意,继续忿忿地说道,“追封先王这么大的事情,总要让我老太婆说几句话吧?”

郑经也是一脸无奈,说道:“太妃有何训示,儿子恭听。”

“我听人说,军机处要给先王追封潮王、延平郡王、漳国公三个爵位。先王纵横天下,功盖宇宙,朝廷一下子赐给三个爵位,算是功赏得宜,也难为军机处那些人想得出来。”

“是啊,军机处毛先生他们,是用心为朝廷办事的。太妃是觉得哪里还不够满意吗?”郑经一字一句地问道。

“啊,我还真是有些许不满意的地方。”董太妃伸手,从张忠的手里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接着说道,“三个爵位轻重有别。聪儿和你一样,都是先王的儿子,你剩下那几个弟弟都还年幼,没有功劳也就罢了,聪儿怎么说也在金厦殉国了,就只给他一个漳国公?”

“大娘,朝廷赏聪哥漳国公爵位,那是朝廷的恩典,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媳妇只想着带大聪哥的孩子们,不在意这些荣辱。”小郡主见董太妃说起郑聪的爵位,连忙答道。

董太妃却摇了摇头:“好媳妇,我知道你和聪儿伉俪情深,不稀罕这身外之物。可朝廷的爵位不是给别人的,是给先王的,先王的爵位不给聪儿,总不能落入旁人的手里吧。”

董太妃这么一说,在场的人无不一惊。鲍婧暗自忖度,董太妃说了“几个弟弟都还年幼,没有功劳也就罢了”,却又说“先王的爵位总不能落入旁人的手里”,有些怪异。再仔细想想,郑聪的爵位自然是归郑克坦,郑经的爵位将来要分给郑克臧和郑克塽,这里面的“旁人”,显然是指郑克臧。

郑经当然也知道董太妃的意思,心中颇为难过,只是不好说破,强作笑容说道:“太妃这说得哪里话。先王子孙藩衍众多,朝廷恩典,又哪里会落在旁人手里。”

“子孙是不少,只是有些一生下来,就把先王气得归天了,这还算是我们郑家的子孙吗?”董太妃一边说一边摇头,看上去情绪确实不怎么样,“朝廷恩典是先王挣下的,将来却要传给那些不讨先王欢喜的人,你说我怎么能不出来说道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轩辕新明录》,方便以后阅读轩辕新明录第十一章 和她舅舅一样可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轩辕新明录第十一章 和她舅舅一样可怜并对轩辕新明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