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霓听闻,一张俏脸,眉头微锁,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却还是说到:
“即便如此,那也是真是的人世,而不是王宫中的虚情假意。
侯爷见多识广,应该去过很多地方吧。”
“公主天真率性,非外臣可比。
外臣确实去过一些地方,似北方的赵国,虽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
然秦赵之间战火不断,北方狼族也是时常南下牧马。
乡野之间,却也多是十室九空。”
说到此处,白亦非略一沉吟,说到:
“公主想不想出去看看?
我想有一处地方,还是颇为不错的。”
韩霓似乎有些动意,却还是有些许疑虑
“王宫戒备森严,父王又不允许我私自外出,又如何能出的去呢。”
白亦非一看此事有门,当即说到:
“公主放心,会有机会的,而且很快!”
韩霓看了看眼前这个冷峻中透露着坚毅的男子,脸色微红,声音似乎小了些:
“侯爷叫我韩霓便可。”
白亦非听闻,并未表示,只是拱拱手说到:
“天色不早了,外臣还需尽快出宫。
今日得见公主殿下,实属人生幸事!”
韩霓看了看四周,微微说到:
“嗯,既如此,侯爷慢走!
小婵,替我送送侯爷。”
一路无话,离开宫中,白亦非上了马车,走出一段距离后,突然开口说到:
“玄翦,让西楼调查一下韩王宫的具体布局,以及···霓秀宫的情况。”
玄翦不疑有他,之开口称是。
一旁的凌雪却一脸狐疑的开口到:
“兄长?
莫非是看上了韩王宫中的哪位公主?”
白亦非没有回应,只是一脸讪笑。
果然有些人、有些事,往往需要的只是匆匆一瞥,从来不需要理由。
马车缓缓而行,停在新郑的一处宅邸门前。
这是雪衣堡在新郑王城的一处产业,供白亦非在新郑城中落脚,以后进入王城述职,必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结束的,在王城之中还是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总不能住到姬无夜的将军府吧。
一夜的时间便在白亦非的修炼过程中度过了,正所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争取一切的时间来修炼,是白亦非此刻唯一能做的。
清晨,王宫的寺人送来了侯爵朝服,白亦非穿戴整齐后边前往韩王宫上朝。
王宫中,众大臣都早早的来到了殿前,倒是有些朝臣待露五更寒的味道,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韩国朝臣是什么勤勉之辈呢。
张开地和姬无夜站在众朝臣之前,白亦非走上前去,一路上,各级官员纷纷向白亦非见礼。
毕竟今天是白亦非正式登上朝堂的第一天,文武百官谁也不想轻易在这些琐碎礼仪上得罪这位韩国新贵。
张开地和姬无夜两人也微微拱手,笑着说到:
“白侯爷。”
白亦非一一回礼:
“相国大人,姬将军,此番同殿为臣还需两位多多朝堂前辈多多提携啊!”
“哈哈哈,侯爷说哪里话,是我等要同心协力才是。”
此时的韩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七国除了楚国实行彻底的奴隶主贵族制外,其他六国或多或少都是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只是郡县制的程度有所差异罢了。
秦国的郡县制程度最高,也即秦廷能够在秦国之内拥有最强的控制力。
其他国家则郡县制程度高低不同,但是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各地封主各自为政,对朝廷号令阳奉阴违也是常有的。
韩国也是现在大体实行的也是类似后世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毕竟承袭久远。
早在夏朝时期夏王朝便设置了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和八十一元士。
如今韩国的三公九卿制度只不过具体官职相较于后世汉朝有所细微差别。
韩国的三公乃是相国、大将军和彻候,相国大人管理百官,大将军管理兵将,彻候为贵族首领。
原剧情中,血衣侯白亦非的爵位便是彻候,乃是韩国的第一等侯爵,这也是为何每次朝堂出场,白亦非都站在姬无夜之前的原因。
位列三公,且又掌握着十万白甲军,故而不论是在军队还是贵族一系中,都权柄非常。
三公之下便是九卿,不过九卿全部都由相国管理: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乃是王上最为亲信之人;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其手下便是车府令,也就是后来罗网首领赵高的职位,只不过赵高得到始皇帝恩宠,能够自由进出宫廷,故而称之为中车府令,以显尊崇;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后来的韩非便在韩国担任了这一官职,巧的是他的同班同学李斯也在秦国担任了廷尉一职,不过此时秦国的廷尉还是大外交家姚贾;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