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太难看了吧?先等等,我去烧三支香。”
“这应该的。我也去!一起去!”
李缘无语,看着这帮孙子在作怪。
“喂,缘子,你不去吗?”
“你们特么的就放心吧!只要咱们中国人的东西,造型越老土,就越可靠。”
“啊?这有啥说法吗?”其他人明显还不知道这个梗。
“能有啥说法?呃……别拉我啊?”
被逼无奈,弄了一套封建迷信活动,就差做一套水陆道场了。李缘又好气又好笑,他明明知道,这次的太空飞行安然无恙,可还是要陪着他们一起提心吊胆?
好像就几年时间,就变成了风水轮流转。
美国“先进”的航天飞机退役了,国际空间站也超期服役,唯一安全可靠的只有咱们的天宫?并且还有了登月和月球基地计划?一下子压着欧美喘不过气来了?
不过还有马斯克的星舰异军突起。使得太空发射的成本急剧下跌。又形成了新一轮的太空竞争局面?被美国扳回一局……
想到这里,李缘笑问应馨:“馨馨,夸父项目咋样了?好像很久没有消息了吧?”
应馨白了一眼:“航天局忙着载人飞行呢,谁会关心你这种破事?”
“这不对啊?”李缘眨了眨眼,“弟兄们,我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说吧!你就是恶人多作怪!”
“我们也来个太空项目,怎么样?”
“啊?”
“你们看看,火箭发射都是一次性的。你们研究可重复利用的火箭。如果能够重复一百次、一千次,你们想想看?那个成本有多低?把一个人发射上天,也许比一张机票都要便宜。”
既然马斯克能有星舰,凭什么自己不能研究呢?
然而对于李缘的想法,应馨他们嗤之以鼻:“拉倒吧!你以为那些专家不想要重复使用的火箭吗?为什么不行?就是因为研究后不行!你比一群专家都要厉害的吗?”
对于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李缘向来……不去计较:“不就是研究一下吗?为啥不行?”
“行行!少爷!你就心血来潮吧!你家里的钱会咬人吗?”
“呵呵,那就说定了!咱们就上这个项目!”
所有人都懒得说话。反正李缘经常会这样的发疯,他们早已经习惯了。
只有武永平好奇问道:“缘子,我也不打击你的积极性啊?你想要发射火箭,总该有发射场吧?那该到啥地方发射呢?难道让宇航员在太空中等一等,等你发射完成,他们再继续任务吗?”
其他人都哈哈大笑。李缘却立刻找出了解决办法:“没有的话,咱们自己造一个。”
“啊?”
“就放到……南海!”
“啊?”应馨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白痴,“缘子,你要从海里发射吗?”
“废话,当然是陆地。而且南海有许多优势。一个接近赤道,能够节省发射能量;另一个都是海洋。万一发射失败,也不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区域。”
“你慢点说,我有点糊涂,南海有陆地吗?那里不都是岛礁吗?”
“岛礁就行!咱们自己填一个!”
“啊?”
“……”
……
关于这个“中国星舰”项目,李缘现在有人有钱,只要他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就组建起了一个项目组。并且为这个项目起了一个很花俏的名字——筋斗云火箭!
拨给了一笔经费后,李缘就把这个项目安排下去了。
随后他终于结束了“隐居”生活,很愉快的去参加了《对话》节目。
《对话》栏目是原央妈经济部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是央妈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
这里有经济热点的幕后故事,还有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个人经历,以及形形色色经济现象发生的背景分析……
“你好,李缘!”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李缘笑着点头招呼。之所以今天“出山”,其实就是为了新一轮的宣传活动。
“李缘,能问问你吗?我们应该称呼你李导?还是李总?”一上来,主持人的提问就很犀利。现场观众都在哈哈大笑。
“李总、缘子都行。李导嘛……?”李缘笑着停顿了一会儿,“其实我当年选择拍电影,就是为了多掌握手中的影视版权,为了打造互联网的生态链。就是没想到,拿了几个奖项吧!”
掌声、笑声响起。主持人就继续问道:“你的意思?为了互联网,你才去拍电影的吗?顺便拿到了国际奖项?”
“确实是这样。发现没有?元宇宙各影视公司和工作室,加上香港那边的分公司,现在是产量最高的华语电影公司。并且我们一直在继续努力。”
“这我知道。你们出品了不少优秀影片。”
“有点小遗憾吧!每年都是巨额亏损!”
全场同样响起了笑声。关于这个亏损问题,其实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
“李缘,好奇问一句,你们这样的亏损,还能坚持下去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