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上,中青队全线收缩防守,仿佛并不着急进攻一般。
但事实上,每一名队员脸上都憋着一股子劲儿,等待曾政的进攻信号。
久攻不下,对面的南朝鲜也有些急起来。
主教练朴昌善在场边大喊着思密达,那嗓门比曾政还大,引得旁人连连侧目。
“小曾啊,对面那棒槌在喊啥?”
“啊,他让那个25号视野再开阔一点,把球再传的快一点,准一点。”曾政翻译道。
“看,我就说吧,小曾是个语言专家!”李辉得意地向身后两名同事吹嘘道。
陈金钢和赵军华也忍不住伸出大拇哥,连连称赞。
“会英语、法语、葡语啥的也就算了,曾教练还会日语和韩语,年纪轻轻,真是人不可相貌啊!”
“那当然了!人家可是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当年在巴西我们的外语都是小曾教的呢!”
金庆一,那可是场上南朝鲜的明星球员。
在刚刚过去的南朝鲜高校大赛上,金庆一出尽风头,被誉为“第二个高宗秀“。
可是这会儿,这个“老二高中秀”在场上却犹如一个瞎子,聋子。
他总是能在最后时刻“幸运地”接到球。
可一触球,就会面临中青队的迅速上前逼抢。
别说抬头观察队友位置,能护住球、保证球权就已经算不错了,哪里还能执行朴昌善的要求?
南朝鲜今天这套首发阵容,早就被曾政猜得八九不离十。
对方是进攻线明显强于后防线,李东国,金殷中,丁龙熏,薛琦铉,金庆一都是有能力的得分手,在今年南朝鲜的联赛中也有不错表现。
再结合一下他们这一年里参加的比赛以及首发名单,猜出今天的首发阵容并不算难。
所以曾政在赛前,就对队员辅以针对性训练和指导。
别看球权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朝鲜队员脚下。
但最终形成威胁到刘匀飞球门的射门,却寥寥无几。
很快,比赛就过去了20分钟。
看到南朝鲜的三板斧余威已尽,曾政当机立断,下令全面进攻。
一时间,中青队员就像度过鸭绿江一样,全体前压数米。
这一明显举措,在看台上的特鲁西埃看得是清清楚楚。
“中国队的进攻要来了!”
第22分钟,又是李雁在中线刚过一点的地方得球,然后沿着边路带球狂奔。
宋钟国习惯性地沿着内圈斜线狂追。
有过之前的经验,他知道只要自己跑出一点点角度的斜线,就可以在底线前追上李雁。
可就在宋钟国觉得李雁差不多要减速的时候,但他竟然却直接抬起了左腿。
“他要干嘛?不等队友了?”
宋钟国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却拼尽全力,用最极限方式把自己射了出去。
但还是晚了一步。
李雁的左脚勐地兜住皮球的下侧,撩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把球旋向南朝鲜禁区。
“他终于传中了?!”
没铲到球的宋钟国立刻扭头看向自家禁区,想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这次跟上了李雁的脚步。
不看还好。
这放眼一望,自家禁区内不知何时多了四名身披白袍的中青队队员。
什么情况?
之前一个都包抄不到位。
这会儿咋一下子冲上来四个???
不止是朴昌善,就连看台上的特鲁西埃都蒙了。
面对空中来球,四人高高跃起。
前点、后点的李义和沉涵就不用说了,就连徐云隆竟然也冲了上来。
再加上前腰陆博飞,四人在李雁传中球的行进路线上各站一点。
眼看着皮球朝自己相反方向旋转,站在门线上的金龙大毫无办法,只得死死守住龙门。
一...
二...
皮球很快越过前面两点。
当皮球飞到徐云隆头顶上时,这名来自京城的小将头球一甩,瞬间把球砸入了球网。
金龙大整个人都扑出去了,但除了空气以外,什么都没捞到。
“呼啦”一声,中青队替补席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相互拥抱在一起,大声庆祝着。
朴昌善阴沉着脸,大声数落着自家队员。
刚刚的进球他看得清清楚楚。
中青队中路四个挣顶的点,唯独到了徐云隆这里被漏掉了一个。
本应该看守徐云隆的崔亨俊,却和后点的李相一一起去看沉涵了。
唯一被漏掉的徐云隆,却偏偏顶到了球,又刚好把球顶进。
这是巧合?
还是队员们的失误?
朴昌善面色阴沉。
他总觉得这是自家球员的问题。
但没过多久,中青队的攻击又到了
面对178的李相一,这次是李义把球趟向底线,起脚欲射。
前者见状连忙伸腿封堵,可是早已做好决定的李义又岂会给对面机会?
右脚全力一扫,皮球再次飞向南朝鲜门前。
又是远离门将的传中球!
这一次,南朝鲜禁区内挣顶的点达到了5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