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马屁,拍得黑娃都不好意思再和这厮生气,可见其脸皮之厚!
第二日可就是大年三十夜了。
男人们除了有稍息思念家乡,更多的是头一回在海外过年的新鲜感。
专门调了几艘船出海打渔,火铳队也不再节约火药,附近的猎场来了次大围剿。
听说鳄鱼肉好吃,湖泊里的鳄鱼们一次被消灭了三分之二。
吓得剩下的鳄鱼连夜搬家了,这些两脚兽太可怕了。
阿曼林还被小伙伴们请来参加这次盛大的节日。
看着画册上描绘的大夏朝过大年,小家伙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可太太有意思啦。
伙头兵们,忠勤伯府的大厨和船商们的厨子联合起来,在大本营支起了上千口大锅。
其场面之壮观,震撼得阿曼林一刻都合不拢嘴来。
京城,皇家女子烹饪学院。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学院就停止了上课。
皇后娘娘赏下了十头猪肉和五十多头羊,翠花也为留守的夫子和学生们运来了上白条胡老爹养的肥鱼和新鲜的蔬菜。
闲下来的夫子们,开始切磋起手艺来。
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菜,有原汁有味,又有改良和创新。
院子里每天香气不断,让住在学院附近的邻居们都闻了一个饱。
忠勤伯府。
就因为当家男人不在,节日的仪式感更是不能缺。
老袁头对祖宗的祭拜更加重视,今年都上了大三牲。
翠花今年复刻的是,种花家开国第一宴的国宴菜。
八热、八冷、一汤、四点心。
在当晚宴席的敬酒环节,五头和六头更是口齿伶俐。
差点就把老袁头、袁老二和袁老三给灌醉了。
双胞胎:娘说了,爹和哥哥们那一份酒,须得他们为爷爷和叔叔们敬上,背劝酒词可都背了小半个月的呢。
他们吃得开心,南非的大本营里更是酒酣耳热。
船商们轮番给三巨头敬酒,他们本来想通过敬酒打听打听消息的。
没想到,高总兵和黄尚书喝醉后居然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唯有一个忠勤伯和他们在应酬。
而且,忠勤伯那一个,来者不拒,一口一杯(全给吞进空间农田里了)不要命的喝法,干倒了三桌人。
剩下的船商:怕了,怕了,这是个狠人。
看着几桌人倒地,黑娃还哼着歌曲吃着花生米。
哼!和我斗,看我整不死你们!
袁文杰等人是不被允许喝酒的,小伙子们陪着阿曼林大口吃了肉来。
一桌人,吃得那一个凶猛。
尤其对那道忠勤伯府大厨做的,红烧鳄鱼,赞不绝口。
当阿曼林吃到今晚的清炒甘薯尖儿、油炸南瓜花等蔬菜时,对着那一片绿植地眼神火热。
直到过到了大年初五,他才恋恋不舍的回了部落去。
这之后,不但阿曼林三天两头来大本营,阿木酋长也隔一段时日来一次。
看着长了长胡须的玉米,很是慈祥。
因为要在大本营等着收粮食,过完年后,黑娃又在大本营呆了小两月。
掰玉米,挖马铃薯,挖甘薯。
蔬菜不用一次性摘,他们从菜小吃到菜老。
嫩南瓜和老南瓜都各自有各自的美,番茄更是红一个吃一个!
河滩那片甘薯地是熟得最早的。
接下来是营地附近的十来亩地,这点活儿一天都给干完了!
几百亩的荒地还得一个月后才能熟,产量估摸会比刚收的这十来亩还要高。
可刚收回来的这些,已经让黄尚书高兴得老泪纵横了。
陛下啊,有了这些高产粮食,咱们大夏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啦。
丰收的时候,阿木酋长和阿曼林也被请了来。
看到这不算面积多大的土地里,居然挖出了堆成山的甘薯和马铃薯。
玉米棒子剥壳后,大多都比小孩儿手臂还粗,一根玉米杆结了俩。
又扁又圆的南瓜,比他们自己做的黑土钵还大个,一个南瓜够十人吃一顿。
收获的喜悦,再加上为了让阿木酋长直观的感受到这些食物的魅力。
黑娃没让厨子们做那些花样吃法。
只拿了大铁锅,把洗干净后的嫩一些的玉米棒子、甘薯、马铃薯往清水里一丢,水煮!
老南瓜给清蒸了两个,南瓜子都给抠了出来,可以晾干后做种。
用了一大盆的粗粮,招待阿木酋长。
可这比请阿木酋长吃肉,还让他高兴。
这些煮熟的食物,比他们以往挖回去的,任何植物根茎都好吃。
还带着它们特殊的香味。
甘薯的滋味很甜;
嫩玉米啃起来有些糯叽叽,有些清甜多汁;
马铃薯虽然没有甜味,但是粉粉的,蘸一点盐美味得很。
老南瓜甜得阿木酋长都笑眯了眼,牙齿掉了好几颗的他,这个吃得最欢。
每一样收货的粮食或瓜果,黑娃都送了阿木酋长两大筐。
还赠送了,每样粮食的种植图册。
阿木酋长激动得,回去后让部落人,给他们大本营连续送了一个月的猎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