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回 老成持重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21:04|字数:4192字

次日一早,崇政殿大门敞开。

四院及各部官员,身着各色官服,鱼贯而入。

殿内有坐垫。

不过他们要等到杨承应坐下,才会坐下。

官员们站在各自的位置,聊着天。

咚!咚!咚!

三声鼓响,殿内一片肃然。

杨承应身着蟒袍,出现在王座前。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躬身行礼。

“平身。”

杨承应说完,在王座上坐下。

群臣纷纷入座。

“这些日子,公等在内治理,辛苦啦。”

杨承应朗声道。

“大王恩德昭昭,普照四方。臣等能为大王尽忠竭力,不胜荣幸。”

群臣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明显是练过!

杨承应看了一眼范文程,范文程一脸镇定。

等他们说完,杨承应继续道:“诸位的忠心,孤感受到了。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固远征东北的成果。

孤打算在新开拓的地区,建立一个辽北行省,统一管理东北各族和部落。至于总督重任,各位有什么好的人选吗?尽管提出来,孤会通盘考量后,再做选择。”

总督人选,虽然早就定下来,但杨承应只和少数几个人说过。

他们尽管表示了同意,还需要听取更多人的意见。

“大王,臣保举枢密使济尔哈朗,出任辽北省总督。”

索尼站了出来。

“臣附议。”“臣附议。”

明显表态支持的官员,大概有十之六七。

剩下来的,大多是观望状态。

杨承应扫了一眼,发现没什么人反对,便问济尔哈朗:

“你是否愿意出任辽北行省总督?”

济尔哈朗出列:“重责大任在肩,臣万死不辞。只是辽北行省属于草创,臣一个人难以胜任,请大王另派一人协助臣。”

“你认为谁合适?”

“臣觉得水利部左侍郎,杨方兴可堪此任。”

这么巧?

杨承应意味深长的看了索尼一眼,发现他神情没有变化。

“杨方兴,你愿意出任吉林巡抚一职,协助总督济尔哈朗,治理辽北广大区域吗?”

杨承应扭头问杨方兴,一个有些瘦的中年男人。

“臣愿意。”杨方兴似乎也早就知道,非常顺畅的答应了。

好家伙,不会是早就商量好了吧。

剩下五个巡抚人选,也很快敲定好,包括沙尔虎达、巴海。

他们的家族都属于当地的望族,以本地人制约本地人属于是。

这也符合杨承应的心意。

还有,委派哪些人到东北,指导建设佐领制度,如何使用敕书。

都不需要杨承应过多的操心,都提前有准备。

杨承应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等早会结束,把索尼叫到了书房。

“你丫的是不是泄露了机密?”杨承应盯着他。

“大王,并非臣泄露机密,而是政事院早有预案。”

索尼为自己叫屈,“臣也是刚才知道,和大王一样十分吃惊。”

“你真的没有泄密?”

“真的,臣可以对天发誓!”

说着,索尼真的右手对天,就要发誓。

“算了!”杨承应摆了摆手,“我相信你不会骗我。”

这时候,范文程进来了,手里捧着一摞邸报。

身后还跟着济尔哈朗。

“大王,这是辽北行省各衙门人选,请大王过目。”

范文程把邸报放在桌上,拿出其中一本,双手递给杨承应。

杨承应拿过来,粗略的扫了一眼。

只见派往辽北的大小官吏以前是什么职位,有过什么经历,都备注的清清楚楚。

“范先生,你可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这些事你都办妥了。”

杨承应把邸报轻放在桌上,又捡起另一本边看边道。

范文程笑道:“大王有海一样的胸襟,臣这才敢自作主张。否则一切都等大王回来再拟定,恐怕要耽误了明年的春耕。”

“范先生的话,正是我心中所想。”

杨承应笑着说道:“昔日有人问齐桓公,做王容易吗?齐桓公回答说,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不容易在于寻找人才,容易在于招到人才后委以重任。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匡扶齐桓公九合诸侯。

范先生就是我的管仲,让我省心了不少。”

“大王夸奖,臣愧不敢当。”

范文程躬身说道。

其实,杨承应在回来的路途上,故意提前泄露这些事,目的是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

这不是自己腹黑,而是长期在外,不能不有所防范。

只要有人因职位人选有一点点私心,杨承应就能看出来。

到那时,再做计较。

但范文程不愧是“老成持国”,在这件事上做得滴水不漏。

“你来得正好,坐吧,我有事要和你们说。”

杨承应话音刚落,便有侍卫搬了三个凳子进来。

范文程、济尔哈朗和索尼坐在凳子上。

等他们坐定,杨承应才说道:“辽北行省如何治理,我相信不用我说的太详细。所以,我只说三大隐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八百零七回 老成持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八百零七回 老成持重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