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回 双雄会(上)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9:19|字数:4180字

谷城位于襄阳府以西,挨着汉江。

襄阳府紧贴着南阳,河南一带闹起了饥荒,百姓被迫逃难。

谷城县等地,最先看到灾民。

逃到谷城的灾民,都被张献忠收编,身强力壮的从军,弱点的分给土地,给他种地交粮食。

一年时间,张献忠又变得兵强马壮。

谷城外,校场。

张可望正在操练骑兵。

一对对骑兵挥舞着马刀,砍向树枝做的假人。

每砍倒一个,惹起一片欢呼声。

欢呼声来自步卒。

然而,张献忠对操练非常不满意:“我的马,怎么饿成这样?”

“上面不拨给马料。”张可望回答。

“他娘的,你当了官军,怎么胆子反而变小了?”

张献忠骂道:“他不给,你不会抢!”

“父帅,这不妥吧。”张可望有些犹豫。

这让张献忠火更大了。

他抡起鞭子,就是给张可望一下:“有什么妥不妥?明天就去光化县抢!”

“是,孩儿领命。”张可望抱拳领命。

看到一匹匹瘦弱的战马,张献忠也没心情检阅三军。

他气呼呼地回到府中,独自坐在书房生闷气。

李自成还没被消灭,朝廷就这样对他;李自成灭了,他该何去何从呢?

这时候,义子张能奇进来。

“达,府上来了一位贵客,想见达一面。”

张能奇小声说道。

张献忠正烦着,把手一挥:“不见!老子今天谁都不见。”

“达,这位贵客来自西边。”

张能奇头一回不听话,没有出去,反而进一步提醒。

张献忠眉头一皱,想了一下,忙小声道:“难道是……”

他比了个“八”的手势。

张能奇点点头。

“见,一定要见。”张献忠道,“把他带到书房,切记,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知道了,达。”张能奇退下。

张献忠捋了捋长须,眼中闪烁着寒光,心里盘算着利害得失。

不一会儿,就见张能奇领着一个灾民进来。

张献忠只稍微打量,便笑了:“官军果真是酒囊饭袋,像你这样身形的灾民,居然不多加盘查。”

“朝廷另有心腹大患,已调郧阳巡抚卢象升去了北边,洪承畴去了蓟辽,他们一走,一路上畅通许多。”

郝摇旗话里有话。

张献忠听得懂,眼中精光一闪:“这么说,闯王不日要出山!”

“八大王!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朝廷以为天下即将太平,把能臣调往北方,防范关外。”

郝摇旗劝道:“新的八省总督还没到,趁着这个间隙,可以东山再起,岂不比在这里受人鸟气,强得多。”

张献忠不置可否,忽然问道:“不知道闯王还有多少人马?”

“闯王经过数月恶战损失惨重,已经元气大伤,不复从前。”

郝摇旗如实回答。

“既如此,闯王还有什么本钱和咱老子一起干大事?”

“正因为闯王势弱,八大王才更应该合作。唇亡齿寒的道理,相信八大王比谁都清楚。”

听了这话,张献忠思考良久,这才道:

“好吧,我想与李闯王一会,再做决断。请你代我禀报闯王,咱老子绝不会干背后捅刀子的事!”

“那等在下禀报闯王,再作答复。”郝摇旗起身告辞。

张献忠让张能奇送他。

郝摇旗前脚刚走,张文秀后脚来了。

“达,湖广巡按林铭球坐船巡视汉江,快到谷城县。”

张文秀把驾帖递给张献忠。

张献忠不识字,只假装翻了翻,骂道:“他娘的,林铭球八成是又来找老子要钱。”

自张献忠投降朝廷,大小官员便以各种理由找张献忠索要贿赂。

当时,他刚投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在嘛,哼!

张献忠全副武装,出城到码头迎接林铭球。

三声炮响后,只听一声“迎客”。

张献忠登船参拜。

林铭球将他扶起来,再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得四平八稳。

张献忠坐到林铭球左手边的座位。

“陕西巡抚孙大人督大军进剿闯贼,不日即可告捷。”

林铭球用眼睛斜着看张献忠,“张将军,你该庆幸早做选择,不然闯贼的下场,就是将军的下场啊。”

张献忠忙起身,抱拳道:“大人的恩典,末将没齿难忘。大人有何训示,末将听命行事。”

“听闻你在谷城县招兵买马,屯草积粮,这是要干什么?”

林铭球满脸带笑,话里却充满了诘责。

张献忠禀报:“这是有小人在大人面前进谗言,末将自到谷城县驻扎,一直安分守己。至于招兵买马,纯粹是无稽之谈。

河南连年灾荒,穷苦百姓背井离乡,他们来投我张献忠,我当然得把他们安置好。”

“是吗?”林铭球不信。

“此事千真万确,大人如若不信,可以派人去查。”

张献忠说着,命人捧来一个木匣子。

打开木匣,里面是字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七百三十八回 双雄会(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七百三十八回 双雄会(上)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