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回 钱的问题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7:34|字数:4120字

多尔弼将德参济旺等人安置在太平驿,便去经略府回话。

自太平驿往南,快到尽头。再左转,是北宁大街。

一直往前,忽然看到街道北面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两侧站着十来个甲胄精致的士兵。

大门敞开着,不断有人出入。

出来的人,或乘轿或骑马。

进去的人都要接受检查。

不过,不是当着众人的面,而是带到里面检查。

大门之上,有一块匾,匾上写着“敕造经略府”五个大字。

多尔弼到了门外,下马。

有侍卫来牵马。

多尔弼走到大门,向侍卫展示了自己的腰牌。

一名侍卫从里面出来,领着他入内。

里面西侧一片区域,被人用布分割成一块块四方格子。

多尔弼走进去,接受侍卫检查。

兵刃暂时由侍卫处保管。

多尔弼出来时,再去领取。

检查完毕,多尔弼再往里走,便看到一群人坐在堂内,打算盘。

噼里啪啦……拨动算盘的声音,不绝于耳。

杨承应坐在主位,同身边的左右交流着。

沈世魁带着何斌坐在左面,尚学礼带着曹振彦坐在右面。

正中间,桌案上摆满了账本,摆放整齐。

显然,这部分是已经算清楚的账目。

“经略,属下回来了。”

多尔弼进屋,行了一礼。

杨承应闻声抬头,看向多尔弼:“辛苦啦。德参济旺等人是否安置妥当了?”

“已全部安置妥当。”

多尔弼听完翻译,恭敬地回答。

杨承应点点头:“下午,领他们到北镇庙逛一逛,玛哈噶喇金佛目前供奉在那里,让他们也有机会瞻仰。”

“是。”多尔弼见没自己什么事,就退了下来。

杨承应继续自己刚才的话题,财务问题。

“打仗打的是后勤,没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今年入冬以后,要打一场大仗。”

杨承应说道:“所以,我们要盯着各州各县的账目开支,一刻都不能放松。”

“经略,属下以为,各地存在用超支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安抚百姓的开支。”

沈世魁说道:“御史院查出来的,一大半在市舶司,另一半就在安抚百姓的官员身上。”

杨承应敏锐地捕捉到一个词:“安抚百姓?”

沈世魁明白了,经略由于长期在外行军,已经不太了解辽东镇内发生的事。

他解释道:“经略早年定下的安抚百姓的政策,给流民土地、种子和农具等。

有些人趁机捞油水,向上谎报人口数。还有克扣农具……总之,花样百出。”

“真是岂有此理!”

杨承应眼睛眯着,显然是动了杀机。

“这种事发现的概率却很低。”

尚学礼说道:“他们很狡猾的选择不克扣土地,而是在别的上面耍花样。百姓也愿意被克扣。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外面的情况不好。

朝廷听了杨嗣昌的话,又加了剿饷。”

明末历史上,三大饷已经有了辽饷和剿饷。

搞笑的是,辽饷的银子,杨承应一个子儿都没看见。

“可见,收税是一门大学问。”

杨承应收敛杀心,笑道:“我们可不能犯这个错误,每个税该怎么收起来,收多少要严格把控。

同时,对于那些中饱私囊的,也绝不留情。

我境内的矿场正缺人,装满了也不怕,就扔到荒漠边缘种树。”

“是,经略。”

四人齐声应道。

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等等,都是人类的通病。

杨承应也不指望把他们灭绝了,只要是抓到一个,就去挖矿。

一辈子都别想出来。

贪得多的,就家人跟着去挖矿。

男的挖矿,女的做饭,老的运矿,小的学着挖矿。

子子孙孙无穷尽。

资本要靠人力搞原始积累,就从他们身上动刀。

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东西,只配挖矿。

连公主身边的太监王永,都因为受贿,被发配挖矿。

各部门财务核算,还需要一段时间。

杨承应也不会每天都来。

他还有很多事要办。

起初,蒙古人和来自各州县的官员,都以为经略大人是给大儿子杨宗嗣庆生。

古人的生辰提前过,没关系。

没想到,居然是为杨承应的三女儿杨宗敏办满月酒。

杨宗敏的生母是沈漪蓉。

满月酒后,他们被带到了北宁府以南,某个地方。

这里戒备森严,一直是不许靠近的地方。

就算是杨承应亲自带着,也只有州以上官员和蒙古各部大首领,才有资格前来。

“诸位,接下来你们将看到让你们震撼一生的事。”

杨承应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拍了拍巴掌。

他身后,巨大的幕布被拉开。

一台除科技院以外所有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机器,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它有着巨大的锅炉,巨大的飞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七十五回 钱的问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七十五回 钱的问题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