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回 车厢峡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7:30|字数:4066字

张献忠坐在半山腰上,吃掉最后一块火烧,意犹未尽。

还用舌头舔手指。

把上面仅有的一点油舔干净。

看着车厢峡满目绿色,张献忠一点都不感慨。

要是眼前不是山,而是宽敞大道;身边不是臭气熏天的士兵,而是美娇娘;吃的不是最后一块,而是第一块火烧。

该有多好啊!

当下,他和一群农民军困在狭窄的车厢峡。

官军两头堵,一边是陈奇瑜的部队,一边是卢象升的部队。

他们害怕农民军困兽犹斗,不肯死战。

农民军也出不去。

从四月到五月,已经快到六月。

这么长时间的围困,粮食几乎耗光了。

张可望连走带爬,来到张献忠跟前:“达,再这样下去,我们恐怕都要死在这里。”

“狗叫什么,老子不是在想办法吗?”

张献忠连骂他的力气都没有。

“达,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怕达不肯答应。”

张可望坐在横着的大树上,把衣服脱了,拧干。

到了五月,阴雨连绵。

不久前,刚下了一场大雨。

此时,云雾笼罩车厢峡。

“你只管说,嗯……老子不打你。”

张献忠把身上的虱子抓住,一口吃下。

“俺看只有用刘邦脱困匈奴重围那一招,把咱们弄来的珠宝,通通送给陈奇瑜麾下的将领。”

张可望说道:“买通了将领,俺们再假装投降。骗他们说,俺们要回陕西种地……”

“可以啊!”

不等张可望把话说完,张献忠一拍大腿:“不愧是老子的儿子,老子怎么就没想到呢?”

“达,同意了?”张可望不敢确定。

张献忠笑道:“当然同意,快把张妙手和拓养坤叫来,把钱财都堆在一块儿,给官军送过去。”

事情比想象中的复杂一丢丢。

这些苦出身的农民军首领,一听要把钱都拿出来,有些不愿意。

气得张献忠大骂:“你们的吃饭家伙,除了吃饭,就不干别的?死在这里,跟一滩烂泥一样,哪有出去快活。

等咱们逃走,就东山再起,干他娘的一票大的。钱,不就回来了。”

“这……万一官军反悔,怎么办?”拓养坤有些担心。

这也算是比较靠谱的问题。

张可望笑道:“蝎子块,你完全不用担心。如果在一个月以前,我不敢保证他们会拿钱办事。

现在,我有九成的把握,让他们放了我们。”

“为什么?”拓养坤忙问。

“朝廷对待士兵,连狗都不如。我观察了好久,发现他们吃的东西一天不如一天。”

张可望自信地说道:“要是俺们给他们一些好处,他们就没了围剿的心思。”

农民军头领们一听这话,都觉得有道理。

明代以文制武,但科举出身的出色军政人才,却少之又少。

在明末,只有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寥寥几人而已。

其余存在严重偏科。

譬如杨嗣昌长于战略,实际指挥战斗,则一言难尽。

比这类人还一言难尽的,属于文官“挂件”。

如王骥、杨镐,都属于麾下没有好总兵,就不会打仗了。

陈奇瑜也是挂件。

他麾下最能打仗的,是川军名将邓玘。

张可望的行贿对象就是他。

在收集所有财物后,张可望带着十几个不怕死的士兵,连夜把财宝送到邓玘营中。

邓玘望着这么多的财宝,有些心动。

他抬头望着张可望,问道:“你是哪里人?”

“陕西米脂县人。”张可望回答。

“你干嘛好好的百姓不做,却要做贼呢?”

“活不下去,又没有地方可去,所以做了……贼。”

“哦。你可以在我营中待下去,我保证不会亏待你。”

邓玘没有说谎话。

人才难得,邓玘麾下恰恰缺少这样年轻有为的干才。

“草民老家是陕西的,希望能回到陕西。”

张可望借坡下驴,“以后再也不干打打杀杀的日子。”

“你有这份心是好的,可我……”

邓玘很犹豫。

他不能收了钱不办事,因为这种事瞒不住。

可是这钱烫手啊。

放跑了贼寇,皇帝怪罪下来,罪过不小。

张可望仿佛看穿了邓玘:“总爷不肯放我们,邓总爷的顾虑。草民来的路上,看到川兵的衣服都烂了,连鞋子都没有一双好的。”

邓玘尴尬的笑了笑。

他还算好的。

是因为在车厢峡外围待久了,又接连下暴雨,才导致现在这副凄惨的模样。

待在成都的川军才叫惨,既没有合适的武器,也没有甲胄,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有。

谁看了都得称呼一声“乞丐兵”。

张可望继续道:“总爷消灭了我们,能得到几两赏赐?”

“这个嘛……”邓玘回答不上来。

他曾经和辽东军第一师合作过。

当时,要不是孟乔芳有心眼儿,他们就得白干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七十二回 车厢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七十二回 车厢峡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