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回 雨战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6:31|字数:4242字

大雨哗啦啦的下。

杨承应伫立在营帐内,望着大雨,有些郁闷。

下雨很烦人,下雨时和下雨后更烦人。

会直接让道路泥泞,粮草辎重的运输变得困难。

甚至爆发山洪。

辽东军几乎在东岸,而粮草运输要从西岸往东岸运。

一旦起了山洪,那么粮草断绝就在眼前。

真是成也雨,败也雨。

“经略,炮已经运来了三门,可以准备攻城。”

靳国臣有些焦急,他对着杨承应的背影,说道:“迁延时日,只会对我军不利。”

“下雨也有好处。”

胡弘先身上仍然缠满了绷带,“敌军想要逃跑变得不容易,而我军则可以从容杀敌。”

与后世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不同,现在多为土路。

道路上很容易形成积水,有时一脚下去,脚丫子就拔不出来。

使劲儿一拔,恭喜你,光脚走路。

得亏下雨前靠着临时搭的浮桥,运来了三门神威将军炮。

三门炮,都放在雨棚下面。

炮口塞着干衣服,防止雨水进炮管。

“经略,下定决心吧。”

靳国臣知道,主帅是担心雨中作战会让士兵生病,“与阵斩敌将和可能的失败相比,一些损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将士们每一次出征,不成功便成仁。”

胡弘先也起身,“自古以来,不是大成就是大败,在这里作战,谁都没有退路。”

话说到这份上,杨承应也不得不做出决断:“既如此,那就一口气拿下险山堡。”

“遵命。”众将起身,抱拳行礼后离开。

时至正午,雨还在下,但比早上小了很多。

各将士本来都光着膀子,打湿的衣服穿在身上,反而容易生病。

但随着军令下达,所有将士都在穿衣和甲胄。

杨承应则拄着棍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艰难爬到半山腰。

穿过重重雨幕,已经能看见险山堡上的士兵走动,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辽东军即将攻城。

他们在搬运滚木和礌石。

杨承应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下令道:“发令,炮火齐射。”

掌旗官挥舞一面大的令旗。

“炮手就位!”

四名士兵上前,从炮管取下衣服,用木塞子裹着布,钻进炮管。

检查布上有没有沾水。

“一号,没问题。”

“二号……”

听完汇报情况,指挥官下令装炮。

火药重量是早就配好的,只需要撤掉包装就行。

引线和铁弹装好,用推弹棒捣实。

“点火!”

哐……哐……哐……!

轰轰轰!

三枚铁弹砸在土城上,直接砸开了女墙。

炮声也是信号。

穿着甲胄的士兵,推着就地造的楯车,出现在通往险山堡阵地上。

辽东的边堡,与辽西和辽南不同,不需要太用力就能挖开。

清河堡等大堡尚且如此,何况小小的险山堡。

杨承应遮着望远镜看到,楯车阵已经布成,后面跟着手拿挖墙镐头的士兵。

又是一轮炮击。

炮弹划出抛物线狠狠地砸在险山堡上,摧穿盾牌,将拿盾牌的后金士兵打穿。

有一枚炮弹没砸中,只在城上留下一个坑。

雨更小了。

第一阵指挥拔刀,刀尖向前:“冲锋!”

“杀!”

士兵推着楯车,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向险山堡逼杀过去。

这一次攻城是围三缺一,只留南面的城不打。

那里通往瑷河,除非你想洗澡,否则都不敢出城。

山雨幽幽。

堡内安坐的关帝庙,默默注视着前方。穿过重重雨幕,望向炮弹飞驰的战场。

后金士兵无法抵挡火炮,城墙被直接砸出了一个大的缺口。

而后金士兵还没来得及补缺,辽东军已杀来。

他们用楯车抵御滚木礌石和弓箭,用镐头把城墙挖得更开。

后面的士兵开始进军,身着被雨淋湿的棉甲,从缺口往里硬冲。

后金军见状,纷纷舍弃守城滚木,在缺口迎击鱼贯而入的辽东军。

此时,为避免伤害友军,炮火停止。

到处响起厮杀声。

杨承应在半山腰上,注视着险山堡内的动向,发现后金军已经开始不断地后撤。

但我军也出现了尴尬的情况,被城上的敌人弓箭射杀。

“靳国臣是干什么吃的,连这点子随机应变的能力都没有?”

杨承应气坏了,赶忙从山坡上赶下来。

一个不慎,一脚踩空,直接滚下来。

顾不得身上的擦伤,他拿起弓箭,带着侍卫就上。

他们在盾牌的掩护下,对着城上的后金士兵一阵猛射,打在一个又一个敌人的脸上。

部分士兵咬着短刀,用梯子趁势登上城堡,与城上敌军鏖战。

每时每刻都有双方士兵从城墙上坠落。

咯吱一声,杨承应的弓拉断了。

冲锋在前的靳国臣,这时候才从己方阵中狼狈的脱身,身上被踩了好几脚,所幸没受大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四十二回 雨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六百四十二回 雨战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