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回 楯车战术

作品:明末:辽东雄狮|作者:秋予岸|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5:29|字数:4246字

楯车脱胎于明军的战车,在努尔哈赤手中玩得炉火纯青。

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缺点是速度慢,适合在拔寨和攻低矮的城墙时,作防御工具。

优点则是克制骑兵,以及对付没有火力优势的敌军。

孙承宗的车营,就面临这个问题。

后金骑兵死活冲不进去,但遇到红夷大炮就歇菜。

另外,孙承宗的车营纯属闭门造车。

努尔哈赤厉害的不是楯车,而是配合楯车的人!

每辆楯车配三十士兵,作战时一人持旗,一人为后备;两人持挨牌,一人手持长枪,一人持钩镰,二人持鸟铳或燧发枪,二人推车,一人把舵,一人装药。

其余士兵要么等着换班,要么在战事结束后,推车进军。

这类似于鸳鸯阵,需要紧密的配合。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儿子,非常熟悉这套战法。

茅元仪又是武备志作者,对古代兵器研究非常的详细。

两人一结合,将楯车克制骑兵的策略发挥到极致。

打仗时,三层楯车宛如三堵墙,挡住了骑兵。

后面的士兵,则根据需要要么用鸟铳,要么用长枪刺敌,要么用钩镰钩马腿,挨牌保护士兵抵御可能的箭雨。

杨承应作为一名高明的指挥官,选择在这里交锋,也是有目的。

楯车有点高,后面的鸟铳和燧发枪会被挡住。

也不利于火炮的挑射。

因此,杨承应首先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山丘上,大军也布在山丘上。

当敌人发起进攻时,楯车再冲锋一段路,再停下来御敌。

这样利用斜坡面,鸟铳可以杀伤楯车后面的骑兵,火炮也可以射的更远。

最要紧的是,给了自家骑兵一个起跑距离,避免被敌人骑兵冲垮。

在类似于叠阵的打击下,蒙古骑兵的弱点彻底暴露出来。

除了甲胄问题,还有林丹汗麾下的骑兵来自各个部落,他们并不齐心。

为了保存自身实力,诺颜们开始撤退。

“混账,混账!”

林丹汗很快发现情况不对,自家骑兵冲不垮敌人的楯车,还在炮火打击下,呈现溃退之势。

“德参济旺,你再指挥骑兵,冲垮楯车!”

转过头来,林丹汗急切地对自家重臣说道。

德参济旺指挥的,是林丹汗重甲骑兵队——科诺特。

“大汗……”德参济旺欲言又止。

“你有什么话么?”林丹汗看了看自己最器重的臣子,略感诧异。

“我以为应该立刻撤军。”

一咬牙,德参济旺无奈地劝道:“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军冲不垮敌人楯车,还要面临敌人的大量炮火。即便侥幸冲垮,损失也太大。”

林丹汗眉头一皱,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看林丹汗脸色在变,德参济旺趁热打铁:“而且敌人的骑兵不断进攻,已经像两支手朝我们扑过来。万一惨败此地,那些跟随我们来的首领们,可就不安分了。”

听完这话,林丹汗也意识到情况不妙,正想要说什么,却蒙地发现身后军势出现猛烈的拨动。

数十面三角旗披荆斩浪,迅速的向林丹汗所在的位置席卷而来。

“女真狗!”林丹汗瞳孔猛缩了一圈,骂道:“这帮女真狗,给自己主子作战挺卖力的!”

原来达尔汉奉命支援恰台吉,发现他们压根不需要,便发挥主观能动性,悄悄绕到了蒙古骑兵的后阵,准备来个“擒贼先擒王”。

“传令……撤!”不再迟疑,林丹汗下定决心。

他认为德参济旺说的对,作战要适度,别把自己的身家全搭进去。

失算了!

撤退的号角响起。

林丹汗的主力如释重负,纷纷调头撤退。

这仗打的,完全被别人算计死死的。

然而林丹汗想撤,杨承应可不打算这么放过他。

杨承应发现敌人要跑,立刻下令:“楯车换人,立刻全军冲锋。敌人如果没有反击的话,就楯车停下来,让火枪阵上。”

楯车立刻开动,却发现地上堆满了人和马的遗体。

得到汇报,杨承应只好放弃继续推楯车,而是让骑兵护着火枪阵追击。

在火枪阵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没有重甲的蒙古骑兵打成了筛子。

一瞬间,撤退变溃退。

也直接影响到了林丹汗的撤退。

达尔汉瞅准蒙古汗旗,带着骑兵直取林丹汗。

护着林丹汗撤退的贵英恰,看到冲锋而来的达尔汉,立刻知道不妙。

“你们护着大汗先撤。其他人,随我来。”

现场一片混乱,贵英恰只能带着大汗的护卫军,抵挡达尔汉。

达尔汉率领骑兵,以挑、刺等搏杀术,将蒙古骑兵纷纷挑下马来。

这是极其高明的搏杀术。

在大战中,持续挥砍会加速体力的消耗,而且挥砍会暴露空门。

以挑、刺等直线距离搏杀,对方骑兵很容易吃亏。

当然啦,这是只针对敌人骑兵。

贵英恰很快招架不住,被剑尖刺中心脏部位,他捂着心口撤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雄狮》,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雄狮第五百八十六回 楯车战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雄狮第五百八十六回 楯车战术并对明末:辽东雄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