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吃了什么药,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万弘祚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杨承应会转性格。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没错!
徐光启倒显得很乐观,说道:“万大人,你不是因为他不配合感到头痛,现在如此配合是好事,何必想那么多。”
其实徐光启也觉得奇怪,可想着双方不起冲突,也就懒得往深处想。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
万弘祚说道:“我看他的狐狸尾巴什么是漏出来。”
午饭过后,杨承应交代了祖天寿、孙得功几句,便领着徐光启和万弘祚前往金州城。
宁完我没有随行,而是回了大长山岛。
他在大长山岛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自己开了个赌坊,和岛上的老百姓小赌怡情。
两日后,抵达金州城。
罗三杰率沈世魁、尚学礼等人在城门口迎接。
杨承应把徐光启和万弘祚安置在总兵府,请他们休息一晚,明天再去选址。
他则换了身便服,前往老丈人家。
田荣家里,英娘正坐在窗前缝衣服,一针一线极为认真。
忽然,窗外响起老鼠“吱吱”的声音。
英娘抬头一看,就见杨承应伫立在窗外。
“夫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英娘赶紧起身。
“嘿嘿,我刚回来就来看你。”
杨承应翻窗入内,激动地抱住英娘。
英娘也非常的激动。
从离开旅顺港,她便日夜思念着、盼望着重逢。
屋外,捧着茶来的高起潜瞅见这一幕,悄无声息地退下。
高起潜被耿仲明设计“死了”,无法回到纪用麾下。
杨承应把他安置在金州城,专门伺候英娘。一方面是为了避开纪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对高起潜的重视,稳住他。
将来还要再让高起潜起势,成为自己在朝中的宦官代言人。
“夫君怎么来金州城?”
英娘让侍女抱来西瓜,她亲自切成片,递一片给杨承应。
“为的是公主府选址!”
杨承应吃了口,继续说道:“你是不知道,京城来的人是有多浪费,一座公主府要十五万两白银。”
“十五万两!”
“哎,这笔钱虽不是我出,可是七八百奴仆的月钱,却要我拿出来。”
“这也太多了吧。不过公主地位尊贵,需要这么多人,否则会让皇家颜面无光。”
“所以我感到好头疼。”
杨承应吃完一片,英娘又递来一片。
看着杨承应低头啃西瓜,英娘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哦,对了,我今天就不回去了。”
杨承应忽然开口:“明天早上再回去。”
“好呀。欸,公孙晟呢?”
英娘想起雪娘,赶紧问道。
“估计凑在一起正说话,我们就不打扰了。”
杨承应挤眉弄眼。
英娘会意,没说什么。
他不在总兵府,府里就闹幺蛾子。
原因是万弘祚吃晚饭的时候,竟不见杨承应踪迹,便问侍从杨承应的下落。
侍从摇头,只说不知道。
万弘祚生气了,“岂有此理,堂堂总兵居然下落不明,也不怕出乱子。”
熟知内情的徐光启,知道杨承应在哪里,便劝道:“他兴许有急事去处理,一个下人怎么可能知道行踪。”
说罢,怕万弘祚再为难这个下人,摆了摆手让他离开。
万弘祚却不依不饶:“徐大人,这杨承应太过分了,居然失踪不见,还给我们吃这么差的菜。”
在旅顺港时,每顿吃的饭菜是六菜三汤;而在总兵府,却是三菜一汤。
作为这里主人的杨承应,居然不现身。
“原来你是抱怨饭菜不合胃口啊。”
徐光启淡淡一笑,说道:“金州城生活艰苦,咱们还是入乡随俗吧。”
“不会吧,我们一路上看到处是良田,房屋林立。”
万弘祚压根不信,“进城后,一路上所见也是十分热闹,怎么会生活艰苦。”
“杨总兵的日常开销全从俸禄中来,金州镇钱财一分一厘都没有进过他的腰包。”
徐光启叹息说道:“以至于他的前任正室,都要靠刺绣等手工活贴补家用。”
“竟有此事。”
作为勋贵出身的万弘祚,完全无法想象这些事。
更不懂这和饭菜这么差有什么关系。
他不知道,总兵府实际上是个人府邸,一应开支都从总兵的俸禄里出。
馆驿则属于金州镇,是公家,一应开支从金州镇的财税拨出。
内外一体,公私分明,这对于万弘祚来说,非常不理解。
次日,阳光洒满大地。
杨承应带路,和徐光启、万弘祚一起在金州城附近转悠,寻找合适的地址。
万弘祚一个纨绔子弟哪里懂风水和选址。
他带来了风水师和建筑师。
这两个人,一个拿着风水罗盘,一个拿着设计图,认真的寻找合适地段。
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大黑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