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增强

作品:智人|作者:岭南仨人|分类:科幻|更新:2022-12-05 18:42:26|字数:4710字

21年,3月27日。

在吕宋考察了半个多月的卡尔一行人,又一次秘密返回了洪沙瓦底。

在克钦邦的孟关镇。

就是青叶航空公司的保密生产基地,基地表面建设在距离镇区4.1公里之前的平原上,背靠着一座大山。

因此基地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明面上摆着,一部分嵌入了山区之中,通过绿伞系统和地下设施,隐藏起来。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全,毕竟完全掩盖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基地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进出出大量物资,其中一部分必然需要从外界运输进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厂房可以伪装,但公路和铁路没有办法完全建设在地下,哪怕是整天利用阴雨天气,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如果不在这里摆一个明面上的厂房,那进进出出的这么多车辆,天上的卫星很容易拍摄到。

然后对方一分析。

好家伙!这地方一片绿意盎然,只要列强都情报分析人员不脑子进水,肯定可以猜出这里有问题。

要么在搞不为人知的实验,或者是机密工厂。

除非是那种自持率极其高的基地,不然外面都需要安排一个合理的马甲区域,用于掩盖真实的基地。

例如黑虎峡谷的核基地,那边就使用了自然保护区、铅锌矿开采公司作为掩护。

哪怕是有了绿伞系统和快速挖掘地下空间的技术,智人公司仍然没有放松警惕。

哪怕今年六月份左右,就可以生产出第一颗彷造b43的氢弹,智人公司仍然没有批准地下核试验。

因为地下核试验也是会被外界察觉到的。

就算是地层阻隔了放射性尘埃的泄露,但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却会造成地震,而且核爆地震形成的震动波,和自然地震的震动波,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密布全球各地的地震监控站,很容易锁定地震位置,以及分析出震动波的异常。

没有储备上百颗氢弹之前,智人公司都不打算进行地下核试验。

而今年的战略规划,智人公司是打算消化两个新控制区,以及夯实各种基础,没有打算和列强正面硬碰硬。

航空产业的发展,就是夯实基础的计划之一。

……

刚刚返回的卡尔等人,立刻组织工程师、技术员,对于米格25的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改造。

总装车间内。

之前更新的工业辅助设备,正在进行参数的二次调整。

王浩然有些惊讶:“卡尔总工,调整为这个参数,到时候组装的时候,会不会支撑不住?”

他之所以这样问,那是因为米格25的机体空重为15吨,而调整之后的传送带,其动力却只拉10吨左右。

“王,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改进了机体的材料,到时候重量会降低到10吨以下。”卡尔笑着解释道。

“改进材料?”王浩然小声滴咕着,心里面却有些不以为然。

要知道米格25之所以使用不锈钢材料,主要是为了突破三倍音速,抵抗高达三百多摄氏度摩擦热。

而普通的航空铝合金,只能抵抗一百多摄氏度的摩擦热。

至于最新的超级耐热材料,王浩然可不认为公司可以购买得到,这些材料都是各大列强的看家本领,想买都没有地方。

对于王浩然的表情,卡尔看在眼里,却没有费口舌去解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到时候曼德勒特种冶炼公司完成生产线布置之后,就可以为这里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材料零部件。

米格25机体80%的重量来自于不锈钢,大约是12吨,其材料综合密度系数为7.92。

而更换新材料之后,其密度系数下降到3.22。

加上其他零部件,也会更换新材料。

到时候新米格25的机体空重将下降到7.53吨,大概相当于之前的一半。

至于发动机的动力,目前还没有测试过,但卡尔却知道,其动力肯定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机体重量下降,结构强度提升,动力提升,这些变化加起来,米格25绝对会脱胎换骨。

这就是材料优势带来的加成效应。

哪怕是几十年前的老机型,卡尔都有信心让其对抗列强们的现役战斗机。

……

同样在基地中工作的木子英,却没有参与生产线改造工作,而是在设计发动机。

准确来讲,是在改进米格25的r15b—300涡喷发动机。

输入各种参数之后,利用生物芯片搭建的内部超算,已经生成了r15b—300涡喷发动机的3d模型。

木子英眉头紧皱,看着屏幕上的改进型号,有些担忧地转过头问道:“米高扬先生,这样改进会导致燃烧室出现大量爆燃激波,发动机会直接炸掉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智人》,方便以后阅读智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增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智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增强并对智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