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罐

作品: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作者:长桥尽头|分类:科幻|更新:2023-01-13 23:48:45|字数:8216字

没用多长时间,探测器便进入了昼半球与夜半球可交界的18点时区,

开罐探测器的飞行速度很快,

不到三个小时,便从的18点时区进入了12点时区,

若不是需要制动减速,

整个开罐探测器到到达12点时区的速度将会更快。

“已经到达1号金属圆球的上方,准备进入海洋!”

小尹的语音再次在杨勐的耳边响起,

此时飞船上的小光和杨勐再次聚集在了一个大屏幕前,

看着开罐探测器的探索过程。

与之前气动探测器需要在空中释放水下探测器不同,

这次的探测过程中,

整个开罐探测器,在进行了四次坠落制动后,整个进入的海洋中。

随着海水的冲刷,

黑色且泛着彩光的油性物质在探测器进入的地方快速散开,

这部分黑色物质,

是探测器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东西。

而随着黑色物质被冲开探测器接近银色的外貌显露了出来,

这个是圆底半椭球体的结构,

因为不需要面向广大人类进行直播,上面也未有任何标识类涂层,

只是单纯的银色。

此时这个椭球体从中间裂开,露出了里面真正的开罐器,

这是一个头大一头小,有些类似葫芦的探测器,而这便是杨勐与小尹在这段时间内搞出的开罐探测器。

通过小尹设定好的路径程序,

探测器较大的一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气泡和不怎么明显的漩涡,

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

整个探测器向着目标点移动而去。

……

按照常用的逻辑,杨勐按照发现的顺序,

将自己第一个发现的金属圆球,命名为1号金属圆球。

此刻,1号金属圆球与它的多孔菌,正处于两百一十米深度的海洋中,

而这样的深度并不算深。

很快开罐探测器便到了多孔菌的附近,确定了一个孔洞,而后钻了进去。

对于人类来说多孔菌复杂的内部结构犹如迷宫一样,

难以找到准确到达金属圆球的路。

但对于小尹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来说,

只要走过一遍,便会牢牢记住自己所走过的路,

因此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开罐探测器便再次来到金属圆球前。

此刻在飞船上,

无论是小光还是杨勐都没有言语,而是紧紧的盯着屏幕,等待着接下来的开罐过程。

只见葫芦形状的开罐探测器,找到了之前发现的舱口,

将较大的葫芦底部,对准的了舱口,

缓缓的靠了上去,

随着就底部靠在出口上,

一个金属圆盘,通过微型震荡手段,检测舱口的稳固力学程度,

见力学稳定达标,

葫芦底部的排液设备开始工作,

随着内部的液体排除,

在强大的内外压强下整个探测器,牢牢的吸附在了金属圆球。

而随着液体的排空较大葫芦的内部也出现了一个可供作业的空间,

在后小尹通过操控机械臂,

将三个链接底座被焊接在了金属圆球上,

之后用三个金属杆,将金属圆球与开罐探测相互连,

待链接完毕后,

葫芦上方较小的部分内,投放了一个的碗装的设备,

这碗装结构经过专门的设计,金属圆球的舱口完全吻合,

紧紧的扣在了出舱口上,

在抽取了倒扣的碗中空气,

小尹又操控着设备,确定了一遍碗状结构的气密性,

如此内外嵌套,也是防止因为舱门的打开,气压失衡,导致开罐器失衡后。

而探测器的这一些列动作,都通过内部的微型摄像装置,传回了飞船上。

“要开舱门了!”

而看着探测器顺利的完成这些步骤,

并到达了最后一步,面对这种情况,若说是杨勐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所有的情绪都被他压在了心底。

“检查完毕是否开舱!”

小尹向杨勐请示了一遍指令,

“开始吧!”

“明白!”

随着杨勐的指令,

机械臂开始拧动舱门上的螺丝口,

这种结构是传统的开舱方式,

即使到了这个高度智能自动化的时代,

想要手动开启一个飞船的舱门,还是免不了要从裤兜里掏扳手出来。

可惜,机械臂的扳手拧动了一阵后还是没有打开舱门,

见此情形,杨勐暗道一声:

“果然如此吗?”

对于传统方式打开舱门的做法,他也不抱多大希望,他只是想试一下。

毕竟,里面死了那么多的人形生物,

在结合之前看到的那些移动的金属球,

杨勐怀疑的这些生命体的消亡可能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不论是人类还是克隆人都存在着一定的求生本能,

若是他面临困在金属眼球的情况,

那么等无风带到来,多孔菌浮出水面的时候,他会想办法逃出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方便以后阅读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罐并对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