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争先恐后抓知了

作品: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作者:在乡下|分类:都市|更新:2023-07-05 14:28:25|字数:8510字

魏宇接过。

然后一手一只,都将知了翻转。这一对比,果然发现两只知了的腹部构造完全不同。

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雄知了的腹中部有一对半圆形的构造。

而雌知了没有。

李悠指着雄知了腹中部的半圆形构造说道:“这就是它们的发声器。它们的叫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魏宇、魏雨溪两个人都点头,都说自己知道了。

这一次印象如此深刻,想来他们一辈子应该都不会忘记了。

就连客人中,也有人恍然出声,“原来是这样。”

很明显,他们之前也不明白雌雄知了之间还有这样的区别。

当然,这也很正常。有很大一部分大人其实也不知道,知了中只有雄知了能够发出鸣声。

他们平时不关注这些,也没有去了解过,不知道很正常。

又掌握了新知识。魏宇、魏雨溪两个人都非常高兴。

魏平一家人也同样非常高兴。

接下来,抓知了还在继续。

该魏雨溪操作了。

魏雨溪一阵操作后,也成功抓到了一只知了。

“小溪,我也想试试。让我试一次好不好?”萧月对魏雨溪说道。

“好啊!”

魏雨溪将竹竿拿给萧月。

萧月接过后,自信满满的开始操作。结果可能是运气不好,第一次捕捉失败了。

羽毛球拍形状的装置还没有靠得太近,知了就飞走了。

萧月有些气恼。连两个小朋友都成功了,她却竟然失败了?

李悠笑道:“没关系。失败了也正常。这玩意儿成功率本来就不是百分之百。”

萧月点头。

再来一次,这一次一定要成功。

结果,的确成功了。

萧月高兴了,欣喜道:“挺好玩。”

“小月,让我也试试。小宇、小溪,我可以试试吗?”张芮儿又说道。

后面半句是对魏宇、魏雨溪两个小朋友说的。

这一次李悠做这个工具,主要是做给魏宇、魏雨溪两个小朋友的。

所以,大人们要玩的话,原则上得经过两个小朋友的同意。

而魏宇、魏雨溪两个小朋友见这么多大人都抢着要玩,更是显得兴奋,让大人们尽管拿去玩。

就这样,原本只是两个小朋友想抓知了,现在加入了大人们也争先恐后想要感受。

包括那些老家在农村,又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用这种工具抓过知了的人。

这个时候再次感受抓知了,和小时候抓知了时的感觉并没有太大不同。

小时候觉得好玩。现在同样觉得非常有意思。

当然,和现场人多热闹也有关系。如果只是一个人,感觉或许又会有所不同。

但不管怎样,现在觉得很有意思,很开心。

抓到的知了大家都会拿在手里,把玩一阵。然后将其放生。

虽说知了属于害虫,它们会吸食树干和叶片中的汁液,导致树木生长不良。但也不忍心将它们弄死不是。

况且,知了对于生态平衡,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它们是很多鸟类、昆虫,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的食物。

所以,还是放生吧。

况且,这种已经是成虫的知了,它们的寿命是非常短暂的。

也许,几天之后,它们自己就死了。

知了的寿命很长。

但是,指的是它们的幼虫时期。它们的幼虫在地底下生活,时间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等到它们钻出地面,蜕皮羽化成为成虫后,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短则只能活三五几天,最长者也最多不过六七十天。

所以,知了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昆虫。

“李悠叔叔,你看,我找到了这个。”魏宇跑到李悠面前,将手里捏着的一样东西展示给李悠看。

只见其黄棕色,半透明。外形似蝉而中空。

这是知了幼虫在蜕皮羽化成为成虫之后留下的外壳。

正式的名称叫做蝉蜕。

但很多人都习惯叫蝉壳、蝉衣,知了壳、知了衣,又或是其它一些蝉的土名字,再加上“壳”、“衣”二字。

“这是蝉壳。好东西,是一种中药。”李悠笑着说道。

魏宇点头又道:“这种蝉壳是不是可以卖钱?”

李悠点头,“对啊,可以卖钱。我们以前小的时候,每年夏天都会到处去找蝉壳,然后拿去卖钱。还挺值钱的。以前就要卖好两百多一斤。现在估计更贵了。”

“我们小时候也去捡过蝉壳卖。好像也是卖两百多块钱一斤。价格不错,但一只蝉壳的重量太轻了。要上千个蝉壳才有一斤。还是很难找的。”

“以前还好。要找够一千个蝉壳不是太困难。现在要找够一千个蝉壳,才是真的不好找。”

“确实是。感觉很多东西都越来越少了。”

“主要是现在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了。”

“……”

说到蝉壳。小时候有过找蝉壳经历的客人们,都再一次打开了话匣子。

而萧月、张芮儿等从小就是在城里长大的人,则莫名有些羡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第四百六十一章 争先恐后抓知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第四百六十一章 争先恐后抓知了并对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