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劝解道:“达令!这样的人才,都在你手下做事。
暂时怀之以柔,终究是可以感化他的。
二十多岁的青年,正是血气旺盛的时候。
可以考虑给他介绍一个门当户对的婆家。”
常凯申眼睛一亮,随后又想到了什么,苦笑道:
“现在我召见他,他可能不会来的了。”
想想自己的手段,常凯申当然知道:林凡如果真的敢孤身来到武汉,到底还放不放他回去。
现在的常凯申都不清楚。
毕竟自己的心思,是随时在变的。
但抗战、打鬼子这个心思是不能够变的。
徐州会战还没有结束,他这个政府里面那些反对派就开始活跃了。
“投降派”已经在公然质疑常凯申,质疑抗战统一阵线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不负责任。
它们认为:继续抵抗下去,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会有亡国亡种的风险。
可是现在的常凯申和他手下的这些文人们,还没有一件好的武器可以怼回去。
这才是最近最让常凯申苦恼的事情。
他非常相信抗战一定会胜利,但是自己信还不够的。
要讲道理,摆论据,讲出来让全国、全军、全世界人民都相信,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前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有许多人都不甘心当亡国奴,但是他们又看不到胜利的方向。
这些人当中,不乏许多文化界、工商界的精英人士。
他们在武汉、重庆之间游走,都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有些人就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地来到条件艰苦的陕北。
这些人,只是想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率领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强大的组织。
在陕北,他们看到了种田人脸上的笑容,看到道路上那些走路带风,精神饱满的路人时候。
立刻就感觉到这里跟武汉、重庆大不一样。
在那些大城市人人低头,面带愁苦,完全是一幅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样子。
在陕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他们全都相信鬼子是一定会失败的!
喜欢永不解封的档案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永不解封的档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