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鬼子的反击

作品:永不解封的档案|作者:银河也是一粒沙|分类:军事|更新:2023-07-22 10:34:59|字数:20306字

鬼子准备从国内继续增兵解决华北战场的计划已经取消。

如果能够继续集中优势兵力,把聚集在峄县、临城、枣庄的鬼子全歼,也许就可以奠定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国军高层当中,从台儿庄战役之后得到大多数人赞同的想法。

林凡当然也能够感受得到国军高层中的这种想法。

他就不明白了:鬼子在台儿庄、临沂一带,动用的仅仅只有两个师团。

就算是按照李、白两人的计划把这两个师团全歼。

对鬼子来说,这也绝对称不上是伤筋动骨的事情。

为什么就能够速胜了?

实际上:

鬼子在台儿庄作战的失败,无论是鬼子第二军司令西尾寿造,还是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司令官都只是认为:

这不符合鬼子的传统。

而这就是鬼子对台儿庄战役的最终定论。

虽然大本营因为为此事件最终把濑谷启联队长撤职,调回国内。

但是它们并没有承认这是一次失败。

相反的,无论是第十师团所属的第二军,还是华北方面军。

却从汤恩伯的第二十集团军出现在台儿庄战场上,感到了极大的兴奋。

一直以来,在鬼子内部,也有两派:一派是“战争不扩大派。”

它们认为不需要扩大战争,就可以从谈判桌上得到所有想要的一切。

这样做的好处的是:鬼子国内的经济不至于崩溃,民生不至于那么艰难。

第二派是“战争扩大派。”

它们的认为刚好相反:这些鬼子认为以常凯申为首的政府,根本就没有和谈的诚意。

连它们提出来的让东北五省自治,让所有被占领的土地自治,然后赔偿战争费用这样的基本要求都不愿意答应。

这就是没有和谈诚意的表现。

只有战争,用战争占领这个国家,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了。

到时候,鬼子想要什么直接拿就是了。

更重要的是:帝国有了这么大一块土地予取予求,会极大地提高帝国的实力。

至于国内暂时的经济困难,民生艰难,普通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让那些百姓们坚持一下就好了。

因为战争就是这些百姓们选择的,战争内阁,就是这些普通百姓们的选择。

现在台儿庄战役,鬼子的两个师团受到重创,这个消息实际上是让内阁里面的许多鬼子兴奋的。

这下子“战争不扩大派”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了。

战争扩大派完全占据了优势。

它们已经策划了更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第一:方针

华北方面军以一部有力部队及与之前华中派遣军一部,击溃徐州附近之敌。

并占领津浦线及合肥附近。

作战时间预定为四月下旬。

第二:要领

一、华北方面军以四个师团向陇海沿线发起攻势将敌击败。以主力从北面击败徐州之知,以一个师团从兰封东北方进攻,切断其退路。

二、华中派遣军以两个师团从南面策应华北方面军作战。从津浦沿线地区进攻,务必切断敌军退路。

三、华北方面军占领徐州以北津浦线,将敌击败后占领兰封以东、津浦线以北地区。

四、华中派遣军击败敌军之后,占据徐州(含)以南津浦线及庐州附近。

五、两军作战要紧密联系。

六、本作战完成之后,华北方面军应将三个师团配置在黄河以南,华中派遣军应该两个师团配置在徐州以南津浦线及庐州附近。

这份作战计划有目标,有实施过程。

也有完成作战目标后对地盘的划分。

鬼子的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自按照出力多少划分地盘。

计划很美好,实施起来非常难!

因为这一次是华北方面军跟华中派遣军之间的合作。

严格的说,这不是它们的第一次,华中派遣军当中有些队伍就是从华北方面军抽调过来的。

到现在也还没有还回去。

但是这些抽调过来的队伍都是明确归华中派遣军指挥,因此到没有出过乱子。

这一回不一样了,两个军,都想要当大哥。

事关面子,到底以那一个军为主,那一个军打辅助?

这是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鬼子大本营特意派了一个少将和一个中佐前来调解。

很不幸的是:调解不成功。

两个军在调解期间,除了对占领徐州这个目标取得了共识之外。

再也没有取得任何一点共识了。

包括作战的时间和方式,战后的地盘分配,由谁来指挥。

种种问题都没有取得共识,于是调解失败。

华北方面军很快就制定了自己徐州作战计划:大意就是第一军和第二军一起参与对徐州的进攻。

华中派遣军只需要派出两个师团友情出演一下就好。

整个计划从四月二十四日开始执行。

四月二十四日,华中派遣军也发布了徐州作战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永不解封的档案》,方便以后阅读永不解封的档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鬼子的反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永不解封的档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鬼子的反击并对永不解封的档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