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借此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许平峰头上,让他们去狗咬狗是最好的。
至于不成的话,那就是后话了,大不了自己就先浪迹天涯一段时间,等着事态变化就可以了。
而且李皓自己想了想,自己在京城也没什么能被元景帝用来要挟的,浮香本就是一缕残魂,大不了就先遁走就是。
把这里的事情弄好,李皓转头便赶往了杨恭那里求援。
做戏就要做全套,为了能够把一切演的跟真的似的,李皓甚至都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此时还身在楚州的金莲等人。
李皓把自己发现大战痕迹的事情告诉了杨恭后,他非常的重视,立马就跟着李皓一起跑到了战场观看,最后不由皱紧了眉头。
“这里怎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兵马,难不成是云州出现了什么情况?明晖,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
李皓叹了口气,缓缓道:“我就是追着那帮歹人前来的,一直追到了这里,便再没有了痕迹。
只是我也没有想通,那些贼人不过只有几个人,境界也不高,如何会打成这样。”
杨恭沉吟片刻,神色愈发谨慎:“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我先向京城禀报,同时向云州发文询问。
如此多的兵马越境,还没有向我来通禀,此事就绝对小不了。
另外你也不要再急着去追了,先在我那等等消息,毕竟现在情况有点复杂。”
这时,李皓插话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这个……可是我已经答应了许家人,一定要把人给带回去。”
杨恭劝说道:“那也不急于一时,如果真是官军的话,那人自然没什么事,我帮你要回来就是。
可若是其他人的话,那可和你口中的紫风山情况不同,他们哪里能有如此多的正规兵马,这都能造反了。”
又装着一脸犹豫的模样,李皓在杨恭好一番真情实意的劝说下,才最终勉为其难的决定要等一等。
杨恭给云州和京城传信,都是使用的最高紧急度的方式。
云州离青州最近,都指挥使杨川南最先接到杨恭的信函,然后整个人都懵了。
因为做为云州乱象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比谁都最清楚云州的家底,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就只有他一个。
可偏偏他真就没干过这事,因此第一反应之下,他只觉得杨恭是在夸大其词。
为了验证真伪,他立马就派人传信,同时顺路赶去信中所说的战场去看。
结果打探的人,返回后竟然说战场是真的,这下杨川南彻底懵了。
但有人比杨川南还要懵,京城那里在得到杨恭的信后,其实元景帝第一反应也是不信的。
他的确事先知道,镇北王从楚州返回前去截杀李皓的事情。
因此当他听到什么战场的事,第一反应就是询问李皓在哪,信使在杨恭府上见过李皓,便据实回报了。
然后元景帝便觉得,这件事会不会是李皓在伪造现场,虽然他暂时不知道,李皓能拿什么打败,甚至杀了镇北王,可总比突然冒出一支大军要可信的多吧。
为了能够尽快查明真相,找到镇北王的下落,或者说是找回他的尸体。
他直接就把魏渊给召进了宫,并告诉了他镇北王南下劫杀李皓,却又莫名失踪的消息。
魏渊听后整个人都傻了:“什么,那岂不是说,大奉如今的北方边境,现在根本就无人值守,陛下怎么能允许镇北王如此做?”
元景帝无奈的回道:“我本也是不允的,只是镇北王事先也没有禀报,我得知时就已经晚了。
现在只能是亡羊补牢,希望魏卿能前往青州一趟,尽快将镇北王找回来。”
魏渊却是有不同意见:“陛下,按说此时,臣最应该做的,正是前往楚州坐镇,毕竟查案谁都能查,可能坐镇北境抵挡巫神教和魁族的人。
臣除了能想到自己以外,就再没有旁人了。”
对于魏渊这番自夸,元景帝心里其实也是透彻的,可他既不想让魏渊掌兵,又想要找回镇北王,只能是果断否决这个提议。
“如今镇北王离开楚州的消息,暂时还是绝密,再说平日里,这个时间也还没到魁族和巫神教犯边的日子。
因此还是镇北王的安危更加重要,而朝中能在短时间内,帮朕找到镇北王的人,除了魏卿以外,朕实在也想不到其他人了。”
只是光这一番话,显然还不足以说服魏渊,因此元景帝便又再加上了一点砝码。
“如今天气不好,皇后一直有些抱恙,你此番出发之前,可去景仁宫看一看皇后。”
提到了上官皇后,这下魏渊还真没法再拒绝了,只得答应道:“臣遵旨。”
元景帝看到魏渊这样,才露出了笑容来:“魏卿果然是公忠体国之人,朕心甚慰。”
离开了元景帝这里,魏渊确实也去景仁宫关心了一下上官皇后,陪着说了会话。
然后在路上,就凑巧的撞上了进宫来拜见皇后的怀庆。
避开左右之后,魏渊问道:“镇北王在青州失踪了,此事陛下怀疑跟李明晖有关,殿下可知道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