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引领怀庆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自己的专属书房。
书房内,书香四溢,案几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书卷和文房四宝。
李皓请怀庆落座后,轻声问道:“殿下想问些什么事情?”
怀庆并未急于开口,而是先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平复心中的波澜:“就在昨日,院长给宫里递去了一封奏疏,答应了陛下招他入朝的旨意。
如今,陛下已经与内阁商议,欲给院长封赏官职。”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李皓,仿佛要从李皓的眼神中寻找答案:“可之前,院长对此事一直持拒绝态度,我想知道,为何院长的态度会转变得如此之快?”
李皓也没有想到,这年头谁的效率都不低,赵守前两日刚跟自己说要入朝,如今都已经把奏疏递上去了。
面对怀庆的追问,李皓并没有选择隐瞒。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怀庆还算得上是友军。
而且,这满朝之中,机灵之人不在少数,境界提升的事情,也根本不可能一直瞒得住。
沉吟片刻,李皓开口解释道:“入朝的不光是院长,应该还会有子谦。
前两日,纯靖和子谦都顺利突破到了三品,有纯靖坐镇在书院,院长也能够放心。
另外院长已经找到了要如何实现自己的道,这次入朝,也是为了自身突破境界而来。”
听到杨恭和李慕白都成功突破至三品境界的消息,怀庆公主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惊澜。
然而,这份震惊很快就被赵守即将冲击大儒境的消息所掩盖。
毕竟,在修行之路上,越往高处走,难度便呈几何级数增长,云鹿书院已经多年未曾有过二品大儒境的诞生了。
怀庆眉头微蹙,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她轻声问道:“院长要晋升大儒境,究竟有几分把握?”
李皓闻言,缓缓摇了摇头,道:“这把握之事,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不过,我愿意相信院长。”
怀庆也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有理,只是以院长的资历威望,入朝之后当不会外任。
这意味着朝中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看来这朝堂上总归是要再乱上一阵了,不知先生可有什么教我。”
关于朝中诸事的话题,怀庆这还是第一次跟自己提起,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是真的让她更相信了几分。
李皓笑道:“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但势力最大的,无非是魏公与王首辅。
两人都是老谋深算之人,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院长的加入,不过是将原本的两极格局变为三极。殿下可知,其实这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
怀庆笑道:“三角形最为稳固,这个理论我倒是未曾听过,先生不妨和我解释一下。”
李皓随即在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出来,并解释道:“三角形之所以稳固,是因为它的三个角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在朝堂上,魏公、王首辅和院长就如同这三角形的三个角,各自拥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力,相互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
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就像三角形中的边,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制约。
当其中一方势力过于强大时,其他两方就会联合起来,形成制衡。
这种制衡机制,有助于保持朝堂的稳定,我相信陛下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会邀院长入朝。”
怀庆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
她深深看了李皓一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叹,她从未想过,这位在琴棋书画上造诣颇深的才子,竟然对朝堂局势也有着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先生所言极是。”怀庆公主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赞同和深深的敬佩,“三角形的理论,犹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朝堂局势的新大门。
日后本宫若再有其他疑惑,想要向先生请教,先生可莫要推辞哦。”
李皓笑道:“我巴不得日日与殿下见面,又怎么会拒绝呢?”
可哪知怀庆还真就坡下驴:“是嘛,那本宫还真有一个冒昧的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李皓只得爽朗一笑,摆手示意:“殿下请问?”
怀庆缓缓开口:“之前这许多年,都没有听闻几位大儒有突破的消息。
可自打先生一进入书院,似乎书院的气运都好了许多。”
李皓闻言眉头微挑,反问了一句:“殿下觉得他们的突破,与我有关?”
怀庆回道:“这正是我想问先生的,先生只管回答,无论是什么答案,我都会相信,绝不再追问。”
李皓没有犹豫,解释道:“要说实话,他们能够突破最重要的还是自身底蕴积累足够,当然,我在其中也起到了些催化作用。
如今院长都还准备让我想办法,看能不能降低一下低品阶儒士的突破难度。”
前面已经展现了自己的能力,那现在再把坦诚相见的忠诚补上,怀庆就算不把自己引为心腹,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