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糜旸心中都清楚,要想打下长安,一定要拥有足够的力量,且要在己方立于不败的处境上,才能去做这一件事。
故而糜旸之前会提出先据凉州,再谋关中的北伐战略。
现在凉州重新投入大汉的怀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十万汉军在关西有了根据地,处于不败之地的战略准备已经达成。
那么糜旸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尽快整合起汉军在凉州的绝大部分力量,沿着渭水大道朝着长安前进!
都到了这一步了,不能还想着靠一时的奇袭,侥幸取胜。
王者之师,吊民伐罪之举,要的就是气势恢宏,堂堂正正行虎吞关中之举!
这一心中的谋划,糜旸只与刘备商量过。
而要想完成这一谋划,必须要派一员大将来接替糜旸在街亭的主将之位。
那员大将,糜旸思来想去,唯有赵云最合适。
虽然曹彰手中还有着不少的魏军,但要是姜维能成功收复略阳,那么曹彰手中的魏军再多,都无法逃脱败亡的结局。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曹彰会率魏军进行困兽犹斗之举。
在当下有资格代替糜旸的汉将中,赵云是其中一等一的善守之将。
凭借赵云的能力,加上汉军有牢固的营垒作为屏障,在糜旸离开街亭之后,他是能很好完成历史上白起所做的“困军之举”的。
相比于刘封等人眼中还想着街亭一地的得失,糜旸的心思却已经不可抑制的飘荡了千里之外的长安处。
长安,才是他这位大将军,应该献给大汉的礼物。
见天色已晚,想到赵云今日大概率是不会到达的糜旸,兴致缺缺地挥手让帐内的一众属下退下。
然后糜旸就回到了内帐中准备歇息。
只是一开始糜旸却一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不是糜旸的床榻不软,也不是他的被褥不温暖,是糜旸心中一直记挂着赵云何时到来的事。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他的赵叔应该就在这两日到来才是。
可是人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困意愈来愈浓的糜旸,最终怀抱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梦乡中。
还未等糜旸睡多久,他被丁封从睡梦中轻轻摇醒。
刚刚被摇醒的糜旸,思绪还处于茫然中,他只见到了丁封的脸上,流露着一些喜悦的神色。
不过随后丁封禀报的一件事,却让糜旸陡然从迷茫中惊醒。
“大将军,左将军到了。”
左将军是赵云当下的军职。
听到这个消息后,从迷茫中惊醒的糜旸,一下子从床榻上跳了起来。
他甚至连袜子都来不及穿,便朝着帐外走去。
看到糜旸这副急切的样子,丁封还以为糜旸是过于思念赵云之故。
毕竟据传闻,在诸位叔辈中,赵云与少时的糜旸关系最好。
当年赵云还想将女儿嫁给糜旸呢。
可尽管体谅糜旸的思念之情,但懂事的丁封还是连忙拿了一件披风,披在糜旸的身上。
当下虽已进入夏季,但西北大地向来昼夜温差大,夜间还是会感受到一些寒冷的。
糜旸走的很快,没一会儿他就走出大帐,看到了在月色下站立的一位伟岸男子。
这位男子,不是糜旸的赵叔,又是何人呢?
而在糜旸走出大帐的那一刻,赵云也注意到响动,朝着台阶上看去。
借着月色,赵云看到了不穿鞋袜,身上披着一件披风的糜旸。
看到糜旸的穿着后,赵云脸上浮现了欣慰的神色,他的心中有着暖意流淌。
就算当下他与糜旸的地位已经不可相比,就算他与糜旸已经数年未好好相处过,但从糜旸今夜的表现可以看出,糜旸心中对他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心中感动之余,赵云并未忘记礼节。
在糜旸即将来到他身前时,赵云对着糜旸一拜,口中说道:“臣拜见大将军。”
赵云一向如此公私分明。
只是糜旸听到赵云的称呼后,脸上却浮现不喜之色。
“在外人面前,叔父当以大将军唤我。
可当下夜深人静,又哪里有什么外人,叔父唤旸的表字即可。”
说完这番话后,糜旸就迫不及待地的拉着赵云朝着大帐内走去。
面对糜旸这番热情的表现,赵云没有阻止,由得糜旸拉他。
不然赵云但凡使点劲,糜旸都拉不动赵云。
等拉着赵云进入大帐内后,糜旸带着赵云一路来到大帐内的主座上,想让赵云坐下。
对于糜旸的这个举动,赵云方才推辞起来。
但糜旸却很坚持。
“今夜大帐内,没有大汉的大将军与左将军,只有一对叔侄。
长者上坐,此乃人伦大道。”
见到糜旸坚决的态度后,赵云方才无奈地坐在了主座上。
待赵云坐下后,糜旸方才满意地自己就近找了个位子坐下。
然后他就问赵云道:“叔父此番带了多少兵马前来。”
听到糜旸的询问后,赵云抚须答道:“一万人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