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旧案有新功

作品:奋斗在盛唐|作者:牛凳|分类:历史|更新:2017-08-27 15:08:43|字数:6714字

崔耕当然不可能提前知道今天拦路的是王毛仲,但他可以预料到,来人必是李旦或者李隆基的心腹!

他命臧希烈阵前擒将,也不是为了让这一千蛮兵进城那怎么可能?李二陛下的玄武门之变也才几百人。李旦父子就是疯了,也绝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妥协。

事实上,崔耕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直接找个机会把张灵均干掉。他留在自己身边太过危险,现在又没什么利用价值了,还留着干什么?

崔耕面色一沉,道:“怎么?张将军,你要抗令?”

张灵均额头上冷汗直冒,嗫喏道:“这个……”

崔耕死死地盯着他,只待他说半个“不”字,就直接命臧希烈动手。

可正在这时

哈哈哈~~

城门口处传来一阵朗声大笑。

紧接着,有一头身着紫色团花袍,腰缠白玉带的年轻人,带着几名甲士走了出来。

正是太子李隆基!

他微微一躬身道:“冀王的火气莫那么大嘛。毛将军劳苦功高,纵有得罪您之处,还请看在本王的面上,饶他不死吧。”

崔耕冷笑道:“王毛仲什么“劳苦功高”,本王倒是没看出来。但既有太子殿下的面子,饶了他也不是不行,不过……他刚才骂本王乱臣贼子的事儿怎么说?”

“怎么……说?””

李隆基心里这个气啊,暗想,带一千蛮兵入长安城,本就是你的不对。你要是不下令臧希烈动手,人家王毛仲能那么骂你吗?

当然了,李隆基再生气,现在王毛仲就在崔耕的手里,张灵均马上有暴露的可能,他能怎么办?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李隆基都没弄明白崔耕耍这一招的目的是什么。

的确,让臧希烈生擒王毛仲,对自己大大不利。

但是,臧希烈单骑冲阵不成,反被擒拿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到时候,崔耕有什么筹码和自己交换臧希烈?为小利而冒大险,崔耕这么干非常不合常理啊!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道:“王毛仲目无尊上,理应严惩,不如……打他六十军棍如何?”

“成,就依太子殿下所言。”

崔耕一摆手,就有人将王毛仲押下去,一五一十地打了起来。

啪!啪!啪!

棍棍到肉,全无徇私之处,可以想见,打完了之后,王毛仲就算不残废,也得几个月下不了地。更关键的是,打在王毛仲的身上,痛在李隆基的脸上!

六十军棍后,李隆基的面色阴沉无比,道:“不管怎么说,我大唐自立国以来,一千藩兵入京城从无此例。冀王有“青天”之名,不会如此不识大体吧?”

崔耕道:“那依太子之见呢?”

“藩兵人数不能过百。”

“不能过百?也好。”崔耕点头道:“那就留九十九人和本王入城。其余人等入石桥驿休整如何?”

“理应如此。”

当即,众藩兵分为两队,一队入城,一队往回走,秩序井然。

李隆基见状,一股阴霾从心头涌起。

很显然,崔耕这两队人马的划分,是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换言之,他根本就没想带这一千蛮兵入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有意为之!

自己觉得人家的行为不合常理,但结果却是人家狠削了自己的面子而毫无损失!

这崔二郎智深如海,行事如此难以测度,自己和父皇之前的谋划,能成功吗?

……

……

南诏宰相张建一,吐蕃宰相玛祥仲巴杰,被关入了大理寺,以待大唐天子的裁决。

九十九名蛮兵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李隆基不准崔耕带入府中,而是让他们在金亭馆驿安置。

崔耕以约束这些蛮兵为名,把张灵均支走,自己则回府和李裹儿团聚。久别胜新婚,一夜缱绻,自不待言。

第二日,崔耕抖擞精神,上朝面圣。

几个月不见,朝堂上又有变化。

唐休终于熬不过岁月的侵蚀,病逝家中,原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继任为相。

另外还有两个人补进了宰相班子。一个是曾和崔一起贪污受贿的岑羲,他是太平公主的人。另外一个人叫陆象先。表面上是经太平公主举荐为相,但脑海中有后世记载的崔耕明白,其实他是李旦的人。

现在的宰相有十人之多,分别是:姚崇、宋、刘幽求、李成器、陆象先、崔、萧至忠、岑羲、郭元振。

很显然,太平公主和李旦又扩充了实力,李隆基在朝堂上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

今日乃是常朝,几件军国之事议完,宰相宋对崔耕发难道:“陛下,微臣弹劾剑南道安抚使冀王崔耕!他无诏返京,视同谋反。纵使陛下念及冀王往昔的功劳,也只能从轻发落,而不可不闻不问。否则,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李旦面无表情,道:“崔爱卿,你怎么说?”

崔耕不慌不忙地道:“微臣承认无诏返京之罪,不过,此事实在是事出有因,微臣有下情回禀。”

张说不以为然地道:“你是指露布飞捷之事?真是笑话!一名小卒即可办到的事儿,难道非你冀王亲自来长安不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奋斗在盛唐》,方便以后阅读奋斗在盛唐第1147章 旧案有新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奋斗在盛唐第1147章 旧案有新功并对奋斗在盛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