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这是国际足联在拜仁和巴萨次回合比赛开始前,给出本场比赛拜仁翻盘的几率。
手握一粒客场进球的拜仁,在只落后两个球的情况下,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翻盘。
但两个小时前,在拜仁的大名单和首发名单公布出来后,媒体并不看好拜仁在主场能成功翻盘。
诺尹尔、马丁内斯、博阿滕因伤缺席。
蒂亚戈、托利索、罗本虽然进入大名单,但竞技状态也因刚伤愈有些低迷,坐在替补席上。
这让海因克斯的排兵布阵带来很多困难。
晚上,拜仁的球迷却是像参加一场盛大的晚会,涌入安联球场内。
从球员热身开始,鼓声从未停息,一直延续到双方球员入场。
双方列队,站成一排,等待欧冠主旋律响起。
正前看台的球迷,将围巾和队旗收了回来,安安静静地站着。
巴萨球员心里直犯滴咕。
作为全欧洲上座率最高的球队,今天安联球场,似乎有些不够热情。
难道是对晋级已经不抱希望?
随着欧冠主旋律的响起,球员正前方的看台,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幅巨大的红白蓝三色的拜仁队标,从看台正中间缓缓打开,朝着两侧延伸。
伴随而来的是球迷疯狂的呐喊声,如旱天惊雷,在安联球场内轰然炸开。
巴萨球员都吃了一惊,耳边尽是球迷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一时间喘不过气来。
随后,南北两侧看台上,分别出现了一段英文。
“f forever number one!”
“mia san mia!”
犹如两条粗壮的手臂,将巴萨球员笼罩其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震撼的巨型tifo,火爆的助威场面,让巴萨球员感受到了德国战车的威力。
“我厂已崩!
!
”
随着欧冠主题曲戛然而止,双方球员握手致敬。
主队拜仁慕尼黑首发。
门将:乌尔赖希。
后防线:阿拉巴、胡梅尔斯、聚勒、拉菲尼亚。
中场:里贝里、比达尔、基米希、托马斯-穆勒。
前锋:罗西、来万多夫斯基。
拜仁本场比赛最大的问题在后防线上。
队长兼门将的诺尹尔因伤缺阵,后防线缺少核心。
两名中卫能力母庸置疑,但他们面对的是小快前锋的冲击,转身慢的缺陷被放大。
这就需要队友的支持和帮助。
客队巴塞罗那首发。
门将:特尔施特根。
后防线:阿尔巴、朗格来、皮克、罗贝托。
中场:库蒂尼奥、布斯克斯、拉基蒂奇、阿图尔。
前锋:苏亚雷斯、梅西。
巴塞罗那是一个常规的首发阵容。
有两球的领先优势,4-4-2阵型更趋向攻守平衡。
穆勒和梅西来到中圈猜币,结果是巴萨先开球。
有着丰富执教经验的荷兰裁判比约恩-柯尹珀斯,成为这场焦点大战的执法裁判。
在他的一短一长的哨声下,比赛正式开始。
满天的嘘声从四面八方涌来,球迷成为球队的坚实后盾,尽其所能。
巴萨球员见识过安联球场震撼的开场后,心绪难平,在巨大的嘘声中,开始来回传球。
“压迫,是现在80%以上的球队都会用一种战术。他们是将对手逼迫到一个方向,或者是逼迫他传球出现失误。”
“这战术用来对付以前的巴萨,非常有用。但我们首回合为什么还丢了三个球?”
“原因就在对手的中场,已经没有原来的控制力。”
这是在比赛开始的四个小时前,海因克斯在会议室内布置战术的情形。
“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对手中场控制力弱了,压迫反而效果不好。”
“压迫,是无法从对手脚下断球而采取的被动战术。”
“而我提出的追赶,是主动地把球抢过来,主动地去创造进攻和得分的机会。”
主动,就是拜仁本场比赛战术的核心。
前场的追赶,目地并不是逼迫对手将球回传。
而是在距离持球人两米左右的距离,突然发起侵略性极强的抢断。
巴萨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之一。
拜仁要做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击败世界最好的球队。
这是上场前,海因克斯传达给每位球员的话。
比赛一开始,拜仁球员就展开了疯狂地逼抢。
这让巴萨球员非常不适应。
如果只是压迫,他们还有时间观察场上形势,并利用日常训练积累的传球默契,寻找破解的办法。
但今天的对手简直不讲武德,只要反应有所迟钝,不是被他们出脚抢断,就是在不断地出脚抢断中。
这种侵略性极强的战术,会让人渐渐失去冷静和耐心。
尤其是对于巴萨这种不喜欢被对手压制在半场的球队,这种扰乱人心的追赶战术,非常有效。
巴尔韦德一看情况不妙,立刻让梅西回撤中场,帮助出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