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唐朝急忙去传令。
马励武、王庆林、吴大明等人都是面面相觑。
什么?
向南进攻?
不是应该向北撤退吗?
向北才能打开包围圈啊!向北才是舒城!
南面是庐江。
向南,就是深入到包围圈最里头去了。
日寇现在占领着庐江。并且以庐江为基地,对国军57师形成了包围。甚至试图对整个74军形成包围。
“长官……”
“向南进攻!向南!”
“长官……”
“执行命令!”
张楚神情肃然。
马励武等人再也不敢怀疑。急忙传令。
当即向南攻击。
张楚亲自带队。
他手里提着捷克造半自动步枪。搭配20发弹匣。
大踏步向前走。
“啪!”
“啪!”
遇到日寇就开火。
基本上在四百米距离之外,就已经击毙。
一枪一个。
一枪一个。
“上!”
“上!”
其他官兵纷纷追上来。
很多官兵端着冲锋枪,跟在张楚的身边。
如果遇到日寇,立刻开火。
结果没遇到……
走出三里地。终于遇到日寇。
是日寇的一个中队。
“哒哒哒……”
“哒哒哒……”
双方就在公路上展开激战。
各种火力倾泻。日寇顿时被压制下去。顷刻之间就伤亡过半。
带队的日寇中队长,甚至都没有看清敌人是谁,就已经被一枪致命。随后,其他的日寇军官,也是纷纷被打死。
“啪!”
“啪!”
狙击手非常活跃。
他们要抢人头。一个日寇人头就价值10个大洋啊!
谁能按捺得住?
“杀!”
“杀!”
冲锋枪趁机突击。
一顿猛烈扫射,将残存的日寇打的落花流水。
日寇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哒哒哒……”
“哒哒哒……”
完全是自动武器的天下。
一百多支冲锋枪同时射击,有多少日寇顶得住?
这还是公路地形,限制了国军展开。否则,几百支冲锋枪同时射击,再来一个日寇中队都顶不住。
“到了!”
很快打开通道。前面就是马河镇。
其实距离很近。只有不到三公里。
来到马河镇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有国军驻守。人数还不少。
“是彭健营!”
唐朝高兴的叫道。
急急忙忙的进入镇内,和对方联系。
张楚松了一口气。
什么营都没关系。关键是有人。
不久以后,唐朝就带着一个敦敦实实的少校出现了。
立正敬礼。
“长官!”
“你好!”
张楚举手还礼。
内心又轻松了不少。
发现这个彭健营,似乎战斗力不错?
眼前的这个营长,身高不足一米六。好像是一个树墩子似的。但是四肢孔武有力。眼神锐利。
得,一看就是老战场。老兵中的老兵。
绝对能打仗。
“长官,他是彭健营的营长,刘满峰。外号刘一手。”
“刘营长,这是周长官。”
“长官好!”
“你们营现在有多少人?”
“报告长官,我们营目前有五百八十七人。”
“这么多?”
“我们是成建制撤退下来的。师座亲自命令我们坚守马河镇。直到师部撤退为止。”
“哦?你们师部也要从这里撤退?”
“是!”
“好!”
张楚就放心了。
如果57师的主力从这里撤退的话,还有一些希望。
他会以马河镇为核心,努力将两端的公路都打通。
事实上,不回去舒城也没有关系。
只要57师的主力能集中,他就有把握帮助余程万杀回去。
没错。是杀回去。
不是继续撤退。而是杀一个回马枪。直接攻克庐江。
事在人为。
只要有人,有武器,有弹药,多少鬼子都不怕!
两个师团又如何?
只要国军都能努力奋战,五个师团一起上来也照干!
了解彭健营的情况。
这个彭健营,是57师最能打的几个营之一。
名字的由来,类似于光荣称号。之前有一个叫做彭健的营长表现的特别英勇,于是王曜武授予其彭健营的光荣称号。
说真的,老王的很多做法,和八路军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74军强调荣誉。
所以综合来说,精锐士兵的士气还是比较高。
比如说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陷入日寇的重围。但是彭健营的官兵,严阵以待,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并没有高级多少。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使用中正式步枪。
每个班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还是20发直弹匣。
迫击炮也有。但是只有三门。都是60毫米口径。
马克沁重机枪也有。每个排一挺。但是不知道储备的子弹有多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