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
她又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些不妥。
因为玻璃小海樽是雌雄共体,它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同一个个体.
直播间内观众们喜闻乐见。
“其实我有个冷知识想要分享,我小时候也在沿海长大,那时候渔民们偶尔也会发现相似的海樽,它们别名叫海**”
“谢谢老哥热情分享,我现在已经充分肯定玻璃小海樽很q弹了。”
“这个冷知识我就不get了。(手动尴尬)。”
直播间的画面中,林扬重新下潜之后,将手中躺着的玻璃小海樽重新放回了海樽群中。
小家伙游动的速度并不快,但最终还是在直播间数百万观众的目睹下,重新回到了大家庭。
“哇!小家伙终于成功回家了,以后可不要再落单了哦。”
“以后为海洋低碳环保的大事业可要继续努力呀!冲鸭小海樽!”
“冲个锤子,人家群体随波逐流,咸鱼但是很惬意”
海面之下,连成串的玻璃小海樽犹如一条几十米长的水晶项链。
在探照灯并不强烈的灯光下,和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散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晕。
在此之前。
当直播间镜头中初次发现这超级长的不明物体时,观众们还有些忌惮和畏惧,毕竟未知的事物总能让人产生莫名恐惧。
但在通过林扬拍摄下的镜头,弄清楚这些小可爱的身份以及悦儿的简单表述之后。
这长长的透明‘海怪’,非但不会再让人恐慌,甚至还有点漂亮!
它们虽然是不起眼的个体,但当无数玻璃小海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
非但如漂浮在海面的项链,同时也在无时无刻降低海洋中的碳含量.
悦儿目睹了林扬拍下的整个过程,她暗自心想:
每一个小海樽都是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群玻璃海樽,同样也是维持海洋生态中不起眼,但重要的一环!
茫茫的海洋世界,个体与群体,物种与海洋的关系,多少有点套娃的意思.
成功‘护送’小海樽回家后。
林扬也没有打算再继续拍摄海樽群体了。
毕竟这些家伙的确如观众们所言那般,有点咸鱼.
拍摄的过程再长,记录下来的画面也是略显单一的。
即便如此。
林扬所拍摄下来的玻璃海樽群体,实际上也是人类目前发现最长的海樽条带。
只不过,世界纪录啥的,他并不是特别在乎。
(本章完)
喜欢赶海直播的我,被向往爆光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赶海直播的我,被向往爆光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