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初露端倪

作品:百世飞升|作者:白眉罗汉|分类:仙侠|更新:2025-04-29 21:31:38|字数:8508字

时间从来站在他这一边,“今天”仅是初遇,根本无需冒险出手。

这时候,清矍老道神情严肃的走了过来。

赵升一见,立即拱手行礼:“晚辈赵公着,见过秦庙祝。”

“哦,原来是赵员外家的公子。你今日来此,有何要事?若无要事,本庙累了,请自便。”

清矍老道语气冷漠,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

赵升见状,干脆说道:“晚辈有些疑惑,需要秦庙祝求教。若能解惑,明日晚辈会派人送上三百两香火钱。”

一听有三百两银子,秦庙祝顿时态度大变,笑容和蔼的招呼赵公子进静堂一叙。

赵升跟随此人进了静堂,各自落座。

秦庙祝亲自倒了一杯茶,送到赵升面前,同时笑吟吟的问道:“不知赵公子有何疑惑?老道必定全力为公子指点迷津。”

赵升闻言,含笑道:“在下对十王庙的来历和渊源很是好奇。庙祝不妨从头说起,就当你我闲暇一聊。”

哪知听了这话,秦庙祝眼中露出一丝诧异,顿时被赵升看在眼中。

赵升心念电转,故作好奇的问道:“怎么?莫非之前也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

秦庙祝一挥长袖,若有所思道:“不错!加上公子你,今日已有三个人问过近乎同样的问题。”

“哦,除了陈老夫人,还有哪个人问过?”赵升心头一凛,仍旧装作好奇的追问。

秦庙祝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除了公子和陈老夫人之外,还有一位年轻书生。此人自称出门游历的读书人,今日清晨便来了十王庙。他也是第一个询问的。”

赵升听完,瞬间回忆起进门时碰见的那个年轻书生。

一念闪过,赵升不在意的笑道:“真是挺巧的。不过无需在意。您可以说了。”

秦庙祝没有多问,便从十王庙如何建立开始说起……

“……时至今日,三姓子嗣淡薄,最近几代更是代代单传,已有绝嗣之象。老道虽暗暗心急,奈何天数使然,人力无法改之…唉!”秦庙祝神色黯淡,语气充满了无力。

这时,赵升听得心潮起伏,他原本以为乡志上记载得已经够详细了,谁又想到十王庙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隐密。

十王庙的建立,源于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

一千三百年前,当明溪镇还被称作冥河乡的年代,一场空前洪灾突然爆发,汹涌的洪水冲垮了河堤,淹没了冥河乡,并将千里沃野化作一片汪洋。

洪水肆虐,河水频频改道,不断冲刷处一条条沟壑。

等到洪水退去,在冥河乡附近一处新形成的河道下面,突然显露出一座无名陵墓。

陵墓里有众多古物,四周墙壁描绘着众多阴森诡异图案。

开启棺椁后,在里面发现数本古籍,古籍记载十殿阎王和地狱轮回种种“故事”,而这便是十王庙最初由来。

当年发掘这座无名陵墓的只有三人,三人正是秦,陈,李三族祖先。

秦陈李三姓祖先瓜分墓中古物后,发了一笔横财,同时一起出资建了十王庙。

从此之后,十王庙的庙祝就由三姓族人轮流担任,一直到今天也未改变。

秦庙祝正是出身秦姓一族,而上代庙祝姓李,早已过世多年。

赵升听完沉吟一下,忽然灵光一闪,当即取出那个白玉杯,放在桌子上面。

“不知…此物是否出自那座无名陵墓?”

咦?

秦庙祝轻咦一声,连忙拿起白玉杯放在眼前端详。

等到反复辨认过杯壁“字纹”之后,他重重点了点头,神色复杂的说道:“此杯又名明月还照盏,正是众多古物中的一件。三百年前,我族先人曾经将其典当出去,后来便不知去向。没想到今日又能看到此盏。”

赵升闻听此言,已经确定那座无名陵墓只怕是破局的关键。

想到这里,他连忙询问陵墓所在。

秦庙祝倒也爽快,直接说了一个地点,同时再三表示,那里早已化作丘土,根本无需前往。

赵升颔首浅笑,并不反驳,正欲提出告辞,心里莫名一动。

“不知庙祝还有没有类似古物,在下愿重金求购。”

秦庙祝摇头叹息道:“早没了,后人不孝,一千年下来,族内收藏的古物不是被典卖就是遗失了,如今是一件也无。”

赵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问:“那…庙祝是否识得杯壁上的文字?”

“这些前古文字太过晦涩难懂,如今几乎无人能懂,若说世上有谁可能看懂,恐怕只有老学究一个了。”

“老学究是谁?他如今在哪里?在下想去拜会一番。”赵升见状,当即追问。

秦庙祝不疑有他,说道:“老学究就是文阁的老掌柜,你去文阁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文阁就是镇上的书铺,赵升对此非常熟悉,但从未见过老掌柜一面。

他倒是知道老掌柜一家姓陈,莫非就是三族之中的“陈”。

赵升一时间对秦陈李三族起了兴趣,于是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三族“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百世飞升》,方便以后阅读百世飞升第792章 初露端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百世飞升第792章 初露端倪并对百世飞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