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下苍生计,我该入京师了……”
言语之中,颇有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紧接着,是几个镜头的交替出现。
虞稼轩掌管的帅印被盗,狂追几天几夜,斩杀云峰和尚、夺回帅印。
王文川来到京师,在讲学过程中偶遇张任侠,并上疏皇帝,开始谋划自己的变法大计。
虞稼轩回到大营发现大帅被害,召集五十骑劫营,擒获叛徒马安邦。
王文川借阿云案与旧党重臣文君实等人在朝堂上论战,慷慨陈词。
一幕幕场景,以蒙太奇的手法拼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第一集、第二集的内容。
两个人的故事线是交替进行的,只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集中的两人,都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虞稼轩五十骑劫营,带着数万人归附齐朝,令“圣天子闻之一日三叹息”,又上万卷平戎策,似乎不久之后就将在皇帝的支持下整顿军务,北上伐金,收复失地。
而王文川则是被拜为宰执,在年轻的皇帝鼎力支持下,喊着“三不足”的口号,开始了锐意变法。
可到了第二集中,剧情却开始急转直下,高开低走。
终其一生,虞稼轩都在做救火队员,在各地奔波剿匪,即便练成了飞虎军也没能亲自统帅任何一天,更没能完成自己北上伐金、收复失地的目标。
最终在睡梦中惊醒,高喊着“杀贼”,抱憾离世。
而随着一场大旱的来临,王文川被罢相,之后虽然又复起,可不论是他还是皇帝,显然都已经没有最初的豪情,最终随着皇帝的死亡,而人亡政息。
变法的全部成果被文君实尽废,王文川也在病榻上喃喃地说着“亦罢至此乎”,万念俱灰。
此时,所有的观众,都明白了“欲说还休”是什么意思。
气人啊!
血压当时就升高了。
虽然托义务教育的福,大部分人都知道虞稼轩与王文川这两个人物,但此时看到两人的生平以如此详尽的方式展现在面前,还是难免心情压抑。
只是在第二集的最后,整个剧集的剧情又有了转机。
一个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王文川的病榻前。
“荆公,变法未成,可是心有不甘?”
王文川面带疑惑,看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
“你是何人?”
年轻人深施一礼:“晚辈孟原,来自一千年后,特来拜访荆公。”
王文川在病榻上,眼神中似乎迸射出一丝惊喜的光芒,但很快,这种光芒又暗淡了下去。
“一千年后……
“想来那时候,我已经遗臭万年了吧。
“新法害国害民,从乡野百姓到朝中士大夫,全都斥我为误国害民的奸佞,不知千年之内,可有人能知我?”
孟原认真地说道:“荆公可想知道一千年后,世人对您的评价?
“可想看看,变法的其他可能性?”
王文川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考虑片刻之后最终点头:“想!”
孟原点了点头:“那就请前辈,随我来吧。”
其实,在王文川临终之前,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后世必然背上骂名。
在罢相时,他寄居田园,在四方游历的过程中,见过无数百姓对新法的痛恨和唾骂,也难免对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产生深深的怀疑。
原本还有国库充盈、熙河开边这类的功绩能够给他心理上的支持,但随着文君实上台,新法尽废,熙河路的四个军寨也被送还给敌国,王文川已经备受打击,甚至是心灰意冷。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当然还是有一种强烈的执念,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认同。
而此时,这名一千年后的年轻人突然出现,要带他去看一看变法的其他可能性。
王文川自然是没有太多考虑,立刻跟上了孟原的步伐,踏入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另一种可能性。
……
而此时,观众们也在实时地对这部剧集的情节进行讨论。
“所以,前面两集是在讲述原本真实的历史线?”
“应该是的,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虞稼轩和王文川啊。”
“但是越真实,就越容易让人高血压啊……”
“真是很憋屈,尤其是在自己亲自穿过去体验了这两个人的处境之后,就觉得更憋屈了。”
“但是接下来八集呢?”
“孟原又出来了啊!看起来应该是要像上次对话盛太祖一样,展现出一些不同的内容了!”
“是不是能让王文川看看玩家们群传过去之后的骚操作?”
玩家们猜测着这部剧集之后可能的进展,不由得期待起来。
……
“荆公请看,这就是晚辈为您展现的,另外三种可能性中的第一种。”
随着孟原为王文川拨开历史的迷雾,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仍旧是齐朝,仍旧是王文川变法时的政事堂,只不过此时坐在政事堂中的,却并不是历史上的王文川,而是装扮得很像王文川的楚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