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话堵我没有用,我不吃这一套,你应该知道我的脾气。”
李学武轻松地笑着,抬手拍了拍徐斯年的胳膊,继续往前走。他边走边说道:“二十天的时间走访和调研,我不说问题发现了多少,就是这股子干工作的劲儿,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徐主任,你在营城已经四年了,在辽东工业区也有四年了,你帮我想想。”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徐斯年说道:“到底是哪里不对头,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哎——秘书长水平高,能力高,这要求自然就高嘛——”
徐斯年拍了拍巴掌,笑着说道:“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反正是坚决服从集团命令和领导,一心跟着组织走的。”
“哎——”李学武也学着他的语调抬起手点了点他道:“你徐主任到了营城以后别的方面进步不大,这扯淡的能力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哈哈哈——”
-----------------
李学武在钢城工业区调研期间如何表现早就传遍了整个集团,更别说营城了。
徐斯年并未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和紧张,李学武早就同他们吹过风了。
那顿酒也不是白喝的,先礼后兵也好,先声夺人也罢,都是正大光明的。
至少到现在李学武并未对集团在辽东的各工业企业表现出过分的干涉欲望。
不要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就冶金厂那几个小卡拉米哪里够李学武收拾的。
既然从一开始李学武就没打算收拾他们,也就不会再来找他们的后账。
从前如何都已经不论,李学武再去厂里调研,那就是工作。
就事论事,他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只针对他们的工作和业务,再没有其他。
从这一点看,徐斯年在心里是很佩服他的,也很认同他的行事手段。
在思想上高度统一了各工业企业负责人的工作思路,消除了他们的防范心理。
只要把话说明白了,他们就不会往歪处想,李学武再说工作也就方便了许多。
就像现在,李学武来营城船舶调研,看了在造船坞、看了加工车间、看了工人宿舍等等区域,有问题都是当时就讲的。
营城船舶主要班子成员足足陪着他转了一整天,又在晚上召开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李学武先是向营城船舶的干部们传达了集团的新年问候,而后又向他们宣贯了近期集团的思想工作要求。
这该有的套路完成以后,他才就营城船舶和港区建设施工提出了疑问和意见。
他的问题有的是早就准备好的,有的是现场发现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当然了,他只是问的多,讲的少,座谈会上的气氛一直都很热烈。
他来营城的次数并不算少,营城船舶和港区的干部对他也不陌生。
关于他来辽东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是大家较为关心的,也开年以后最关注的话题。
李学武并不是故作深沉,对自己的工作思路闭门造车,而是不知从何说起。
他也向在场的干部们强调了自己对营城船舶和港区的希望,并解释了自己要尽快完成调研工作,总结出工作思路报告。
这份严谨和坦诚并不使人生厌,反而让在场的众人重新认识了他这位秘书长。
工作上守规矩,重程序,做人更是温煦宽和看重信誉,是难得的好领导。
好领导这个评价是怎么得出来的,恐怕还跟肚子里没来得及消化的饺子有关系。
吃人家的嘴短嘛——
李学武在座谈会结束的时候针对大家的发言以及自己的理解特别强调了一点。
这一点也是集团一以贯之,坚持推进的以科学发展观,事实求实的工作思想。
他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同志在红星联合广播电台新年贺词中所强调的“科学发展就是企业进步的核心动力”一言。
什么是科学发展,座谈会上的干部们早就学习过,也早就在工作中实践过了。
李怀德老调重弹,李学武着重强调,可见集团对技术变革、工业变革和人事变革在集团未来发展工作中的关注和希望。
李学武不是在拍李怀德的马屁,他讲的都是干货。虽然老李的发言稿不是他写的,可集团思想工作核心文件是他写的。
他在营城船舶和港区干部座谈会上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思路是有目的的,也是从侧面透露了他的工作思路。
虽然新年已过,可李学武到辽东工作的时间尚短,不好在这种场合说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干部有点成绩就翘尾巴了。
这不好,有些武断了,也会伤了同志们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热情。
这也是李学武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浮躁的思想,浮夸的工作后,用玩笑的语气给徐斯年提了个醒。
他在码头上问徐斯年企业职工工作劲头有些不对劲,目的就在于此。
他会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