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真地讲道:“你的成功不可复刻,你在保卫处、保卫组的成功也不能复刻在管委办,对吧?”
“我很理解你为厂里分忧,为机关解难,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掉机关里的所有难题,从组织到制度上,规范和整理出一条科学和可持续性的办公模式。”
卜清芳抿了抿嘴唇,点点头说道:“我十分相信以及肯定你能做到这一点,但你得给自己一点时间。”
“你是说我太着急了?”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着说道:“可我觉得我还没有发力呢。”
“等你发力就晚了——”
卜清芳好笑地说道:“每一次制度的改变都会引起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反馈,你有考虑过这些吗?”
“这个还真是没有。”
李学武眉头一挑,胳膊搭在了办公桌上,看着她认真地说道:“在保卫处没有保守这么一说。”
“当然,保守的都不在了。”
卜清芳点了点桌子,笑着提醒道:“万事开头难,别累坏了自己,还落下一堆埋怨。”
“嗯,有道理——”
李学武似乎理解了她的话,点头说道:“你应该知道,我在委办不会待太久。”
他翻了翻手掌,补充道:“我是说下一步的安排。”
“嗯,看得出来,”卜清芳点头说道:“不仅仅是我看得出领导对你的重视和信任,几乎所有人。”
“他们能忍着不发牢骚,不会是等着我走呢吧?”
李学武好笑道:“这真是让我太伤心了。”
“呵呵呵——”
卜清芳微微摇头,道:“大家还是很信服你的,保守只是一小部分的声音。”
“对于你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李学武感慨了一句,认真地看了她讲道:“李主任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最多也就一年,你懂了吧。”
“是去接董副主任的岗?”
卜清芳明知故问地说了一句,而后点点头,说道:“看得出来,你现在的动作幅度很大,很着急。”
“没办法不着急——”
李学武示意了办公桌上的文件堆,说道:“大部室、小处室的变革就是要从管委办开始。”
“拿不出一个标准来,其他的部室怎么做工作?”
他面色严肃了起来,讲道:“大部室工作模式的核心就是去结构化,压缩管理层级,让执行力得到提升。”
“拿委办为例,向综合管理部的过渡过程中,处室和科室的概念要逐渐淡化掉。”
李学武竖起食指点了点,强调道:“大部室是以职能和业务来进行分工的。”
“精简的不仅仅是结构,还有人员。”
他抿了抿嘴角,说道:“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的机关里生存。”
“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
卜清芳微微皱眉道:“照你这个标准,集团成立的时候,机关就会淘汰掉一批人,每年都会淘汰。”
“淘汰不是目的,目的是过滤。”
李学武把手掌横在面前,讲道:“你必须得承认,厂里绝大多数的干部都有机关的工作经历。”
“那么,完全有理由把机关作为一个过滤器来使用,也可以称为试炼场。”
他收起手掌,指了指上面,讲道:“是真金就不怕火炼,过滤掉残渣,留(流)下来的就是精华。”
“这部分人经过培养和锻炼后,完全有能力和水平放下去,担任部门或者分公司相关业务的负责人。”
李学武手指转了个圈,总结道:“从机关到基层,上上下下,每一步都是过滤,每一级都是锻炼。”
“当你经历了无数次过滤和锻炼之后,就会变得纯净通透了,”他点点头,说道:“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留下来的会越来越少,但这些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卜清芳思索着,点点头说道:“按照你的说法,大部室体制下,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件好事?”
“减少了过滤的次数,就等于增加了成长的空间,”李学武坦然地讲道:“压缩了层级,给更多人展示自我能力和才华的机会,你说对他们是不是件好事?”
“大部室体制下,干活的多了,说话的少了。”
卜清芳理解地说道:“千根线一根绳,是都攥在大部室主要负责人的手里,责任也更明晰了。”
“红星厂正在扬帆起航,”李学武看着她,讲道:“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是咱们以前不敢想象的。”
“团结不能只体现在口号上,责权必须明确,”李学武认真地讲道:“集团化不是放羊,更应该是赶马车,鞭子缰绳都得攥手里。”
“理解了,”卜清芳看着他说道:“你现在的不舍昼夜是无奈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这个,我倒是有个想法。”
李学武笑着问道:“前段时间咱们还说到了,你那边有没有什么打算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