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联合工业报

作品:四合院之饮食男女|作者:武文弄沫|分类:都市|更新:2025-01-10 20:04:56|字数:20074字

等十六家企业的干部们过来以后,便对红星厂的机关干部年龄有了新的认识。

岁数大的特别少,多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工作执行力特别的高效。

自然而然的,能调入机关的,也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

干部年轻化的工作悄然推动,高质量筛查和各方干部的调入、任用,彻底打破了红星厂原有的人事生态格局。

今天还是老关系呢,明天就是新面孔了。

从七月份开始,陆续完成培训的干部纷纷到岗。

尤其是最后的几个月,兼并工作已成大势,顺水推舟,自然事半功倍。

红星厂机关科室里,几乎每周都有新人来报到,全厂上下所有部门都面临着人事调整,主要负责人没动,但副职多了。

没到年底呢,部门负责人基本上不会动,除非是特别情况。

增添副职,或者调动副职,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红星厂要在轧钢厂执行两套班子的阵容,方便两年后分割给京城工业。

这是早就谈好的,现在的轧钢厂工业机械和设备,会转给京城工业。

当然也包括一整套的管理班子,以及一整套的职工和管理体系。

所以,现在的车间已经开始实施三班倒工作制了,其中的一半班工人就是为京城工业准备的。

对应的,即便开展了人事变革,但红星厂机关单位在今年下半年快速地膨胀了起来。

如果原本一个处室有三十人,那现在基本上在八十人左右,甚至更多。

连保卫处都多了六百多人,可见这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兼并,是多么的疯狂。

-----------------

红星厂真正做到了一口吃个胖子,就是吃得太猛了,差点特么噎死。

从进入九月份开始,谷维洁的脾气就暴躁了起来,连带着的,组织和人事部门的脾气也火大了起来。

甚至都有人听见谷副主任在李主任办公室骂人,骂谁不知道,反正吵起来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跟谷副主任,和组织人事部门顶着来,因为压力过大的他们真敢下狠手的。

工作量太大了,这还是在从六月份开始,不断吸纳和提前扩充人事部门人手的情况下,还要这么艰难地应对人事工作。

调查、考核、筛选、谈话……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他们来完成。

就是这种压力下,保卫组的纪监监察部门还天天上门盯着,抽查和调查。

但凡有违规情况,纪监才是最不讲情面的。

今年来的干部多,下去的干部也多。

都说安全监察是保卫组的小泰迪,那纪监监察就是保卫组的大狼狗。

这些人逮着线索往死了咬,谁求情都没有用,尤其是在干部过剩的背景下。

-----------------

不过机关人员膨胀是红星厂希望看到的,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

不可能指望由原来管理一万多人的机关来管理九万多人。

现在工程那边咔咔地搬机器、卖机器、拆厂房、改造厂房。

工人和干部就要红星厂这边接收安置。

由教育管理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各种思想教育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班了。

只要是没有特殊情况的,所有兼并来的干部都要参加培训。

如果有需要了,干部很有可能正在上课呢,就被叫出去上岗了。

外界都在等着看红星厂的笑话呢。

按照一个月兼并三个厂的规模,都在等着看红星厂什么时候被撑死。

幸好,红星厂有着万全的准备。

一线职工几乎没怎么耽误工期,从原来的工厂调到红星厂来报到,参加三天的培训,然后试岗、调岗,最后到定岗。

可能十天,也有可能是七天,就在他们学习和试岗的时候,原厂区的机械设备就被淘汰或者挪到现有的三产工业区了。

如果原厂机械设备淘汰率特别高,很有可能那边停工,这边开工,中间耽误不了三天,还是学习和适应新机械的时间。

拥有了奉城一机厂的红星厂,对工业建设和设备供应,以及生产调整,是有绝对自信心的。

这一次兼并十六家企业,京城工业可能甩掉包袱,感觉赚到了。

但红星厂接收工人,接收干部,组建三产工业,也没有亏。

原本的十六家企业,机械设备、汽车卡车、工程机械等等,只要不符合红星厂生产工作管理规范的,通通都卖掉。

与亮马河工业区相邻的企业开始了淘宝的工作。

纷纷从这里就近购买二手机械等资产。

这些资产处置所得资金与红星厂新建厂区、添置新机械相比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即便看数字老李都要用脑袋撞墙了。

要知道,十六家企业是有很多重叠或者相通业务的。

真正地整合下来,三产工业那边新建的企业只有五个厂。

十六个厂压缩整合成为五个厂,还是三产工业的大车间管理模式,你说亏能亏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第616章 联合工业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第616章 联合工业报并对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