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悟道

作品:仙道九绝|作者:剑啸龙翔|分类:武侠|更新:2023-06-11 13:19:41|字数:6524字

平凡的人生还在继续,生老病死之后,程翎又感受到另外四苦。

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

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

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

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佛门中有时又把八苦分为三类,分别是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人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也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

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

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快乐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而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不断成长不断感悟,程翎的心境亦在缓步提升,时间流逝,他已从婴孩成长为少年,开始离开出生的小村长,走上大道,见识外面的世界。

一路上,他见到了人生八苦,脑中灵光不断闪现、酝酿,走着走着,蓦然间“轰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切的苦都是执着而来,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拥有排斥心理,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自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和苦。

而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由于执着于“我”,而不知一切事物,便成烦恼障,招感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由于执着于自己认为的“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变易生死。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法执”是把外在的一切事物当真了,这就产生了分别心、爱憎心,符合自己心意时就产生贪心,与自己心意不符时就产生怨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仙道九绝》,方便以后阅读仙道九绝第1527章 悟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仙道九绝第1527章 悟道并对仙道九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