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倒货

作品: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作者:荀川|分类:都市|更新:2022-01-07 10:06:35|字数:4404字

经过李旺的努力,全村人终于同意回归集体制。

在所有人签字的第二天,李旺就把小半个村都划给了李墨林养鱼。

原本李墨林计划有一两百亩就够了,这么一折腾荒地、旱地、水田加起来足足有六百亩。

面积是大了,但划出来的六百亩,十二户人家要迁走才行,人家已经答应了,条件就是李墨林给他们建同等面积的砖瓦房,没有装修要求,基本就是毛坯房,里面要刷一层石灰,地面都是泥土的,不用浇灌。

对此李墨林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反正材料村里基本都有,当即就签了合同,并让李旺帮忙找人动工建设房子,村民要求的房子整体建下来也就一千来块钱。

李墨林拿村里的六百亩地后,立刻赶去县城通知渔业部门的蒋存义,让他立刻找专家过来帮自己规划整个养鱼场。

蒋存义知道李墨林的规模后,二话没说,答应帮忙多找几个专家来指导,保证三天之内专家就到场,就算去下跪求,也会求过来。

过了两天,蒋存义就带着六个专家来了,这些专家都是本市渔场的技术员,从挖土开塘到排水给水,再到消毒灭害,鱼苗育种,防疫防害等等都是一把一的好手。

李墨林很清楚,这些专家就是自己养鱼成功与否的关键,自然是热情招待,好酒好菜少不了。

下午,李墨林、何秀萍、蒋存义陪着六个专家去看了场地,村里也有不少人跟着来看热闹。

六个专家看过以后,得出第一个结论,最好修水坝。

何秀萍一听,赶紧说道:“修水坝成本也太大了,有没有别的办法呀?”

其中一个叫方德奇的说道:“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引流,弊端也很明显,雨水多的季节,水是够用的,等到了雨水少的季节,水未必就够用了,如果建了水坝,上游可以储存一部分水。”

“这养鱼场可是六百亩不是六十亩,没有一个稳定的水源那是不行的呀。”

李墨林说道:“我们山上目前正在建一个水库,预估也有几百亩大小,虽然水源不大但长期有水,到时候水库可以给我们供水。”

方德奇一愣:“李老板,那水库也是你的?”

李墨林笑道:“不是,我租了二十年。”

方德奇想了一下,说道:“如果水库有稳定水源,也可以给下面渔场供水的话,分流引水进来也行,具体我们要去看看水库。”

“至于这鱼塘,我们的建议是分成五十到七十个鱼塘,水深两米半到三米左右,如果挖成一个大湖,不好管理,喂食、清理、换水、捕捞都是大麻烦。”

李墨林试探着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套养?”

方德奇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李老板,你说的套养是什么意思?”

如今套养技术并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相关数据,技术也不成熟。

李墨林解释道:“比如我养鱼又种莲藕,或者水里养鱼岸边养鸭。”

方德奇听得一愣:“李老板,你这想法倒是很奇特,要是多研究一下或许可以,但胡乱养肯定是不行的,莲藕我不太熟,但鸭子我还是知道。”

“鸭子粪便会导致水太肥,对鱼有影响,当然看你养的什么鱼,有一些鱼就喜欢肥水,比如鲢鱼,但草鱼肯定是不好养的。”

“而且水太肥容易长藻类,这东西解释起来也麻烦,以后有机会慢慢说,总得来说,鸭子养少了,对李老板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养多了,影响鱼的产量,可能得不尝失,如果对养鸭子和养鱼都很了解,或许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让鱼产量少点,鸭子收益也少点,但两者收益加起来,就超过单纯养一种的收益。”

“不过这东西比较复杂,我也不能说得太确定。”

李墨林对于养殖自然是不懂的,他提出来也只是听说过“套养”的方式,但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过。

方德奇这么一解释,倒是让李墨林对他的专业能力颇为赞赏,至少听起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明白了,我也就是随口说说,这个养鱼场怎么规划,还是听几位专家的。”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专家团队到处了解情况,确保鱼塘挖出来,供水和捕捞的时候不会有问题。

了解清楚情况后,六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整个养鱼场的设计方案拿了出来。

有了方案,李墨林立刻在村里找了一批人开始挖鱼塘,锄头铲子一起上,有时候挖到石头,还得撬棍,大一点的石头上炸药雷管,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怕有人惦记举报,挖鱼塘这事,李墨林还特意以村里的名义挖的,谁也不知道请几十个人挖池塘算不算资本主义,虽然李墨林不怕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悠着点比较好。

转眼,日子已入深秋。

李墨林迎来了一个客人,火柴厂的裴友安。

虽然现在李墨林并不常去找裴友安,但他安排了人,隔三差五会请他们这些国营厂的高层喝喝酒,偶尔李墨林亲自去一趟,这些关系还是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第190章 倒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第190章 倒货并对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