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江湖八门

作品:德云小师爷|作者:红色水牛|分类:古言|更新:2022-01-01 13:22:11|字数:4908字

下午。

一辆白色宝马轿车,驶离村子,朝镇上而去。

胡炎看着开车动作娴熟的女司机,心里有些奇怪。

当然不是奇怪柳清雨,为什么开车技术这么好?

而是她为了给自己老爸玩个大的,准备震一震他,这几天都猫在家里写综艺策划案。

谁料,午饭后的胡炎,一说自己上街买东西,她竟然二话不说就跟来了。

“姐,你的策划案写完了?”

“没呢,改改改,一直改,就是不满意,唉,炎炎,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柳清雨苦着脸扭头看着胡炎。

胡炎的眼睛却赶紧看向前方,有些紧张道:“对,你是挺笨的,聪明人开车都知道看路。”

柳清雨赶紧回头,认真开车。

“哈哈哈,炎炎,你说你学什么不好,偏学相声,说话都不正经。”

看着路开车的柳清雨,还是让人信得过的。

胡炎笑道:“逗人开心,不是挺好的吗?”

“可是你小时候的老实样子,半点都不见了,真是学坏了!”

胡炎一愣,无话可答。

确实,说相声的没有老实人,因为早被饿死了。

村在镇边,十几分钟不到,俩人驱车来到了镇上,停在超市门口。

男人逛街,不能称之为逛街,因为根本就不逛。

逛一遍超市,再逛了旁边两家小店,转眼不到半个小时,胡炎把所有东西全部买完。

“好了,咱回家吧!”

跟在后面打下手的柳清雨顿时傻眼:“啊,这就回去啦?”

“呃,好吧,逛逛!”胡炎挠头尴尬道。

柳清雨顿时乐了:“这还差不多!”

东西放好,锁好车,俩人并肩走在街上,这回才算真正的逛街。

上回急着回家,胡炎匆匆而过。

这回倒是有时间,边走边看。

不时,胡炎发现,宁镇还是那个宁镇。

尽管很多地方已经大变模样,但是曲艺之乡的韵味还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比。

其他城市的乐器店内,吉他、钢琴、架子鼓之类的西洋玩意儿居多。

但宁镇的乐器店内,那些西洋乐器少,反而像锣鼓、唢呐、快板、二胡、笛子等物更多。

还有路边的老戏台,屋檐下的彩谱雕文,带扮相的红色剪纸,京剧脸谱玩具……

打眼望去,视线之内,总能看到曲艺的影子。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家快板加工作坊。

前店后厂,原料就是后山上成片的毛竹。

当然,也不可否认,所有东西都在明显淡化,逐渐走向消失。

可惜,也无奈。

也许几十年之后,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便再也没机会感受到这种韵味了。

是进步,还是退步?

胡炎在感慨,柳清雨则不管这些。

杨柳青年画、抖空竹、陀螺、蝈蝈笼子、鸭油包、冰糖葫芦、小宝栗子……

小时候玩过的物件,吃过的小吃,逛到哪里买到哪里,乐得跟个孩子似的。

当然,买归买,拿肯定是不拿的。

等胡炎醒过攒来,怀里已经被某人塞得满满当当。

回车卸货,一人一串冰糖葫芦,换个方向继续逛。

胡炎突然在想,以后是不是得找个不爱逛街的媳妇才行。

只是,这世上有不爱逛街的女人吗?

不时,俩人越走越偏。

突然,柳清雨惊喜道:“炎炎,快看,那里竟然有个算卦铺子,我们过去看看。”

胡炎顺指一瞧,果然看到巷内的一家铺面上,垂着一杆飘旗,上书一个大大的“相”字。

“姐,你这传媒大学的高材生,还信这个?”

“好玩嘛,哈哈,走走走!”

柳清雨来了兴致,说完便朝相铺而去。

胡炎摇头,只能抬步跟上,别让这脑子时灵时不灵的家伙给人骗了。

腿走得长,见识就广,江湖上的各种门道,自然多少都懂一些。

江湖很大,门类繁多,各有各的门道。

按大的来分,先得分为外门、内门。

外门,干得都是见红见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

比如所谓的江洋大盗、山寨土匪、赏金杀手、绑票等等。

属于真正的恶人,甭管哪朝哪代,一旦被抓住,就是个死。

而内门,则玩得更细腻,更有技巧性。

它主要又分为四大门和八小门。

四大门,指的是“风、马、雁、雀”,四种群骗的门类。

说白了,就是一伙人分工合作,专门设局骗大户、大公司。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干的都是大买卖。

例如,吃珠宝店。

衣着光鲜的男女骗子扮成夫妻,到大街上找一个老乞丐,直接喊爸。老乞丐一见骗子像个富贵人家的老爷太太,哪里敢答应?

赶紧老实的解释,他们是认错人了。

可骗子不管,非得说老乞丐像是自己走丢了的爸爸,即便不是真爸爸,那也认个干爹,当亲爸来孝敬。

话都说透了,人家还愿意养活自己,那老乞丐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德云小师爷》,方便以后阅读德云小师爷第117章 江湖八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德云小师爷第117章 江湖八门并对德云小师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