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认输让人惊讶。
他的默然离去也让观众众说纷纭。
许多媒体记者想要去采访小外星人,这个年轻一代的第一人为何会主动选择认输。
他们在他家门口蹲守了两天却发现他一直都没有回家。
那小外星人到底去哪了?
一时间这又成为了一个话题,但很快,这个话题又被更多更有趣的明星社会新闻所替代。
这似乎是这个时代的特性。
快,容易被遗忘…还有这个时代永远不缺少话题。
渐渐的,人们也不再关注小外星人去哪了,他们的目光也放在最后的决赛。
小及时雨来到了上京郊区,他望着眼前破败的建筑,眼神里都是遗憾。
这是他还有诸多职业棋手成长的地方,有着将近四十年的历史,这是一所特殊的培训机构,也被称之为棋院的入门院。
许多资质不足或是学棋太晚的孩子,都要在这里接受1-5个月的培训,以求达到棋院入学的标准。
但这里也是被很多职业棋手戏称为是棋手坟墓的地方,因为这个培训机构虽然收费不高,可也不是什么人都收。
并且这个培训机构大部分老师都是老一辈不得志的棋手,所以他们入学考试就是抽查孩子们背书的情况。
没错就是背书,不过背的不是课文,而是棋谱。
不止是一盘棋谱,而是背一整本棋谱。
他们一般都会给入学的孩子一本市面上常见的棋谱,让他们一天时间将里面一百盘残局背熟。
这种在如今看起来十分怪异的考核行为,却是在当年有着奇效。
毕竟,在老一辈棋手眼里,想成为职业棋手天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决心以及勤能补拙的坚持。
可既然被称为坟墓,背书自然是小儿科的考验,基本上用心的孩子,都能在一天之内背完一百盘残局棋谱,接下来一周的生活才是许多孩子的噩梦。
他们不仅要接受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还要每天枯燥的练习套路。
因为一周后,棋手老师会和他们下三盘棋,只有可圈可点熟练运用套路的孩子才能接受为期更长的训练。
或许是因为这个机构棋手老师年岁不小,他们信奉的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才。
适度的体罚也是特色,许多孩子都吃过这个苦,被打过手心,被要求罚跑步。
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这个机构也以75%的录取率成为最着名的棋院培训班。
当然,也因为它的高压和体罚,还有它刻板的教学方式,这家机构也在十年前被打上了“负面”的标签,在时代的洪流下遗憾离场。
虽说它遗憾离场,但对很多从这里“毕业”的棋手来说,这里面可是有着美好的回忆。
就比如小及时雨,他虽然在父亲的要求下在里面只呆了一个月。
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认识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而那个人虽然一生都没达到象棋大师,只是一位在二级和一级棋士反复横跳的失败棋手。
可他却无比相信自己能在象棋领域成为最顶级的棋手。
然而自己似乎辜负了他的期望,沉浮半生,却离顶级依旧有着遥远的距离。
他也看不到自己成为顶级棋手那天,也毕竟他早在八年前九已经离世。
虽然他离世了,小及时雨却一直觉得他还活着,他更是习惯在输棋之后,会抽个一天两天来到这里和他说说话。
他知道他听不到,但他还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天上的老师知道自己的成长。
他站在破败的门口,将诸多心里话都小声说出。
直到夕阳西下,他才缓缓的转身离开。
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网吧。
他明显是熟客,网吧里大多数人都认识他,无关于身份也无关于地位,他们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邀请着他玩游戏。
如今的网吧早已是夕阳产业,周末上百台机器只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
这家网吧开了将近三十年,店老板很明显在当年抓住了时代浪潮的尾巴,早早就靠着经营着网吧,在上京买了四套房和一辆车,也将儿女拉扯大。
虽然现在网吧并不挣钱,但他也因为当初的情怀,一直维持着运营。
曾经有不少年轻人建议店老板将网吧改成电竞酒店,但他没有同意,只是说着折腾不动了。
但他真的是折腾不动了吗?
小及时雨知道肯定不是,他只是舍不得这家网吧所给他带来的回忆罢了。
他开了机器,打开了他常玩的游戏。
他的年纪不小了,经济自由的他选择也自然比小时候多了,尝试过各种游戏的他,其实心思早就不在游戏上,而是更多追寻游戏的自由。
他很节制,两个小时后便下了机器。
同时,他望着夜色晕暗的上京,眼神里又多了一丝迷茫。
在他即将离开网吧的时候,他望着角落里的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愣住了。
因为,他看见了小外星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