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王之重器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作者:疯神狂想|分类:都市|更新:2022-11-04 12:05:30|字数:4320字

犹豫子龙鼎的出土地点、主人是谁,都成谜,所以子龙鼎身上肯定都带着不少争议。

比如它的来历,到现在也没有确认子龙鼎的来历。

还有就是其制作年代,这个也不容易断代。

神都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指出,通过形制学角度分析,子龙鼎的年代应该在商晚期偏晚,近于商末。

而大海博物馆的一位研究员则着文指出,子龙鼎是西周早期杰作。

“武王克商后,周人接收了商人的铸造工业和工艺奴隶,由此在西周早期一段时间内铸造的青铜器,还会保留原来的模式。”

对此,还有人指出,其实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和殷墟晚期的青铜器,有很多相同点。

它们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子龙鼎应该划归商末帝乙、帝辛(纣)或周初武王、成王时期。

当然,在一些专家看来,这种差异也有过渡性。

商末的年代划分是学者比较认可的。其实即使说铸造于西周初年,子龙鼎也称得上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圆鼎。

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末周初,最大的圆形青铜鼎。

确定了年代,它与司母戊大方鼎(商周时代最大的方鼎)的“一方一圆”才真正能够对应起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迄今最大“商代圆鼎”身世无解,一个“龙”字铭文,一个千年谜团。

遇到了这种有意义的彷制青铜鼎,陈文哲怎么也要回朔一下看看。

就算明知道这不是真鼎,他也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彷制的。

看不到青铜鼎的历史画面,能看一看制造工艺也是好的。

没想到,这么一看,还真就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他通过这件彷制品,看到了那件真品,甚至连带着看到了那件青铜鼎的出世过程。

看不到真正的青铜鼎,能够看到一些历史片段也是好的。

那是2004年6月,一则重磅消息从霓虹传到国内。

一尊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代青铜圆鼎”,出现在一个私人展览会上!

而文物专家对这尊大鼎一无所知,所以它的“身世之谜”到今天都未解开。

巨鼎出世,轰动可想而知。

6月,霓虹大坂的美术俱乐部中,正在举行一场私人性质的华夏古代文物展览活动。

主办者是霓虹一位叫做千石唯司的收藏家,展览开始的两天之前,千石唯司的家中来了两位华夏客人。

两人进入客厅,第一眼便见到了摆放在屋子里的一尊硕大的青铜鼎!

这件青铜鼎通高有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

器物的颈部和三足的兽面纹饰雄浑庄重,而高出青铜鼎身约22厘米的双耳,为整个大鼎增添了威严的气势。

这样气势雄浑、体型巨大的青铜鼎,就是在华夏境内历年出土的青铜鼎中也绝无仅有,怎么会出现在一个霓虹人的家中?

更是让两个华夏客人大吃一惊的是,这尊青铜鼎上还有两个字的铭文,释读为“子龙”!

于是,这件青铜鼎被称为“子龙鼎”!

这两位华夏客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华夏最有名的青铜器鉴定专家。

这一次前往霓虹,也正是因为坊间流传的关于这件大鼎传闻而来。

见识过无数青铜重器,亲手发掘过无数青铜大鼎的两位专家,一致认定这尊宝鼎是商代晚期的极品杰作,建议国家层面想办法让国宝回家!

根据一些国际法公约规定,要想国宝回归祖国,必须提交相关证据,证明这个东西是通过非法途径从国内流失海外的……

可是,这一条,让专家们犯难了!

原来,根据这位霓虹收藏家千石唯司的说法,子龙鼎的出土地应该为华夏南河省的辉县!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霓虹发起了侵华战争,有一个叫做“山中株式会社”的霓虹公司,就做着倒卖中国文物的勾当。

那一时期,那盒省辉县出土的许多商周文物,都被这家霓虹公司倒卖到了霓虹和海外,造成了华夏文物的巨大流失!

“子龙鼎”,很可能是那个时候被霓虹藏家收藏。

可是,坏就坏在就算是知道这些信息,可是苦于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啊!

因此,走依法追讨的途径,试图找回国宝的希望非常渺茫!

华夏方面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购买!

在这场购买的谈判拉锯战中,子龙鼎从霓虹流落到了香江,又被一位香江买家第二次收藏。

这一回,华夏方面对这件国之重器势在必得,连连派出多为权威专家,一边对其进行真伪鉴定,一边和香江买家交涉。

2006年4月,子龙鼎被国家文物局和财部联合项目运作征集。

他们总共花费了将近4800万,终于让子龙鼎回归祖国,现收藏于华夏国家博物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系统不正经》,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系统不正经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王之重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系统不正经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王之重器并对我的系统不正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