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国家兴王地

作品:朕就是亡国之君|作者:吾谁与归|分类:历史|更新:2022-11-08 21:04:34|字数:8150字

三北,东北、正北、西北,为三北方向,只要和林这地方有雄兵驻扎,大明就寝食难安,侧卧之榻其容他人酣睡?

而提出和林这个地方,可以牵制中国三北的人,正是慈父斯大林。

朱祁钰继续说道∶「和林这地方能养多少兵马?忽必烈曾经在和林陈兵五万余人,这五万人是正军,屯军与正军为二与八之比,也就是说,和林这地方,至少能养二十万人有余。」

」明太祖高皇帝和其谋臣,正是深知其利害方才北伐。」

「此次北伐,解的是朕心头之恨,同样也是悬在大明头上的利剑。」

朱祁钰从战略的层面上,表明了大明北伐的意义,这个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复仇,还有国家战略安全。

不打和林还想要西域?但凡是和林的瓦剌人有点出息,大明就拿不到西域。

永乐年间为何重开西域提了那么多次,到最后都没有践行?还不是因为拿了也无法长治久安?

「和林以及和林周围的土地,要么掌控在大明的手中!要么让它始终虚弱的如同绵羊,奄奄一息!但凡是有强兵驻扎,大明危矣。「朱祁钰手中的长杆重重的指在了和林的位置上。

「各位说说各位的看法。」

朱祁钰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个时候说不能打,那就是跟皇帝陛下对着干了。

于谦斟酌了一下俯首说道「陛下,咱们再筹备筹备,等来年开春解冻之后,再行前往?此时寒冬腊月,塞外苦寒,白毛风刮起来,那分不清楚上下,此时进兵,实在是有些贸然了。」

朱祁钰立刻赞同的说道∶「大明军又不是人人都是袁彬那种能在白毛风里行百里的人间青兕,自然要是开春之后再动,春天是草原人最虚弱的时候,也是他们熬过了漫长的冬季后,最重要的日子。」

草原的苦寒,朱祁钰虽然未曾亲历,但是也曾听闻,冬天草原上会消失很多的部族,在酷寒之下,无数的人永远的消失在风雪之中。

春天,瓦剌人和他们牲畜一样的骨瘦如柴,一样的虚弱。

大明选在在春天进兵,就是奔着不死不休,奔着亡族灭种去的,既然要打,就要打到断气,打到扫穴犁庭为止。

「那军备呢?陛下,臣不通兵法,这户部那边不会有问题吧。「江渊略微有些担心的说道,他做过户部右侍郎,是从户部走到了兵部

尚书的位置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眼下大明要再次北伐,自然需要军备,而这肯定绕不开户部,只希望沈翼不要那么不识趣便是。

「无碍,户部不肯,朕的内帑这些年只进不出,攒了不少家底。「朱祁钰回答了江渊的问题。

至于沈翼这个沈不漏会不会阻拦?

朱祁钰认为不会,因为沈尚书和沐阳伯金濂是同乡,他们曾经为搭档,陪着大明走过了最艰难的几年,沈翼这个人扣归扣,可是该花钱的地方,只会心疼无比的把钱花出去。

这次的京宣驰道,户部就没有做什么阻拦。

「那臣没什么问题了。」江渊见陛下用内帑兜底就不再担心军备了。

天底下最有钱的绝对不是松江府的豪商,而是陛下的内帑,陛下不喜奢侈尚节俭,又喜欢四处凑热闹,每次凑热闹都能收获满满。

朱祁钰倒是对自己的内帑有多少银子知之甚详,作为国帑应急准备金,他的应急准备金可比国帑要多的多的多。

内帑太监林绣曾经汇报过,各种实物财宝犀角等物不算,光是黄金就有一百二十余万两,白银有七百五十余万两,银币有六百三十余万枚。

大明国帑是有进有出,内帑是只进不出,这攒了十年,攒了如此厚重的家底,就不奇怪了。

有的时候林绣也嘀咕,陛下这应急准备金,太符合陛下一贯料敌从宽的作风了,真的是太多了。

石亨面色严肃的说道「臣这边没什么问题,筹备已久,若不胜,提头来见!」

这仗石亨必然是要京营去打,那作为京师总兵官自然前往,石亨直接立下了军令状。

打不赢就提头给陛下。

朱祁钰则是摇头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什么提头不提头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打仗哪有一直赢的道理?」

「这是大明第一次远征,打输了,来年有余力就接着打,没有余力就接着攒力气,一次打不赢,就打两次,两次打不赢就打十次二十次,大明耗得起。」

徐达、李文忠、冯胜作为大明三方面的主帅出塞作战,输掉之后回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没有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出塞作战要给一定的容错。

朱祁钰不是很喜欢军队立必胜的许诺,因为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只要石亨不打出赵括、马谡那样的仗来,朱祁钰不会轻易斩将。

远征,也是给大明军积累经验,一回生二回熟。

「无论如何,若是大势不在,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朱祁钰先给这场作战定下了一个许败的基调来,毕竟是远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朕就是亡国之君》,方便以后阅读朕就是亡国之君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国家兴王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就是亡国之君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国家兴王地并对朕就是亡国之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